第二十七章 康巴的古道 (第2/3页)
这片土地获得的收益和产出,因此除了发现铜矿的元明清三朝,之前的王朝没有一个能支持对这片土地超过百年的有效统治。全部都因为亏本和没有战略价值而被弃之如敝履。
辰基集团同样看上了川西和大理的铜矿、铁矿、锡矿和玉石资源,同时看上了远远超过西北战线的人口和市场。
新开辟西南战线的计划中一期工程主要改造和完善成都府路境内的各个州级单位的道路交通体系,把边境线上的几个州变成交通便利的贸易窗口和特区。关于兴建边贸免税区的计划过于先进,被李基否决了,不过李基同意了次一级的羁縻州开发计划。威州、永康军、蜀州、邛州、雅州、黎州、茂州蛮、保霸蛮和部落蛮等边境州羁縻州都要实现城市间通马车双车道的目标和州级城市通成都府的五级公路标准。
有道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大量的山地民族可以成为强大的兵源。根据历史和现实,穷地方出来的子弟总是比富裕地方出来的士兵更有战斗力,尤其是西南地区向来是让中原王朝头疼的刁民众多之地。二期工程就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准备,辰基集团招募一批10万人的jing锐军队搞定西南地区的所有上规模势力,彻底推进改土归流。
后世的康巴地区比jing壮兵源更有名的还是茶马古道,这个西南丝路的意义远远比不上海上丝路,知名度也比不上西北的丝路,但是对于被包围的大宋帝国的军事意义无比巨大。可以说是大宋帝国唯一的大规模获得马匹和耕牛等战略资源的渠道。
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代,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吐蕃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沿着这条道路、伴随茶马贸易不仅大量内地的工农业产品被传入藏区丰富了藏区的物资生活,而且内地的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入藏区,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因茶叶运输的需要,内地的制革技术传入藏区,使藏区的皮革加工工业发展起来;又如因商贸的发展,内地的淘金、种菜、建筑、金银加工等技术和技工大量经由此道输入,推动了藏区农作技术、采金技术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交易物品的扩展,藏区的虫草、贝母、大黄、秦芄等药材被开发出来,卡垫、毪子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也被带动起来,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宋代四川产茶3000万斤,其中一半经由茶马古道运往了藏区。明代经由黎雅、碉门口岸交易的川茶达3万引,占全川茶引的80%以上。清代经打箭炉出关的川茶每年达1400万斤以上。同时,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