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都江堰 (第2/3页)
代堰作名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这个词“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本朝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你们猜猜都江堰现在灌溉面积有多少?成都平原的面积有多少?未来最大灌溉面积有多少?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值最高可以达到多少?猜对了我个人奖他1%的辰基集团公司核心母公司,就是这个书院的股份。如果没有人猜对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就选最接近的人去担任我们新成立的成都府路辰基分公司当一段时间主管。可以抢答,限时2分钟。”李基面带猥琐的说完就开始看表计时。
为了答对问题,听到这个好消息的穿越众兴奋的开始绞尽脑汁的回忆很久之前的全国资源开发方案布局会议上的细节。每个人都清楚,核心公司1%的股份在六十年后的价值绝对可以超过华夏石油2012年的市值。至于到天府之国去当主管更是一件有利的差事,不仅有丰厚的津贴和奖励,分公司的股份去的人也可以多占一点。更重要的是工作会比总部轻松很多,多余的时间可以用来满足人生大事的准备和需求。
赵守忠抢答到“现有灌溉面积20万公顷,总面积70万公顷,最大灌区67万公顷。按辰基钱计价农业总产值可以达到300亿。”
“你怎么知道的,这些数字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