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五章 变节不可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五章 变节不可怕 (第2/3页)

 有明一代,这内阁学士多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六部重臣也都有翰林院的经历,所以世人说翰林院虽乃清贵衙门,但只要进去,ri后总有出头之ri,运气够好,将来都是要入阁拜相的。那科道虽说比翰林院差了点,但都察院也好,六部给事中也好,做得好了,往往一封弹章就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名声大了,巡抚巡按都不是痴想,算起来对进士出身的官员也是出人头地的一个捷径。可惜王徽实在是命不好,二甲十一名最后竟然翰林院进不去,科道也进去,六部主事也轮不到,直接给外放出京当知县了,还是放在山东一个下等县。这对堂堂二甲十一名的王徽而言着实是个晴天霹雳了。

    世上总有不甘心的人,但凡是有进取之心的人,都不会安于现有的环境,总想着往上攀爬,让自己ri子过得更好些。这王徽便是一个不安份的人。当知县时,他样样做得比同僚好,官声颇佳,吏部的年终考核年年也是上上,省里和府里对他也是颇多赞许,上官们难得的没有打压这个苦命的进士。就这样,在他的不断拼搏下,凭着过硬的政绩终是脱了七品官服,先换了六品同知袍服,紧接着又换上了五品的监军道绿袍,成了登莱境内仅次于巡抚孙元化、登莱道宋光兰的三号大员。

    登莱巡抚衙门是新设不假,但却是重镇,系着关外大明军镇的命脉,又提着东江诸岛,对东虏有牵制作用,因此虽是只辖两府,但朝廷对它的重视却是很大的。当初巡抚孙元化说要练军便练军,说要买炮便买炮,说要募兵便募兵,军政大权是一手抓,要粮食,朝廷给;要银子,朝廷给;要人,朝廷也给。一句话,只要孙元化报到朝廷的,朝廷无一不准。如此放权,连带着登莱的官员们也都是跟着显赫起来。

    王徽这个监军道更是意气风发,本职工作做得是尽力尽力,盼着有朝一ri能够凭着登莱的功绩升任他省布政,尽而再成封疆大吏,如此也算不负十年寒窗之苦,光宗耀祖了。岂料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正飞黄腾达之时却平地响起惊雷,孔有德叛乱了!

    这一叛乱把个登莱上下美梦击得粉碎,辛辛苦苦cāo持起来的家当全作了他人嫁衣,除了那些宁死不降的官员外,大多数登莱的官员都在叛军屠刀的威吓下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