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孝者必是大忠 (第2/3页)
可以辽兵征剿流贼。”
熊明遇刚说完,周延儒就摇头道:“祖大寿降金,如今哪里还有辽军?”
吴宗达也道:“孙承宗旬前上报,关门已近空虚,调辽兵一事,恐难得成。”
熊明遇争辨道:“若是锦州捷报属实,东虏今年便进犯不得,从锦宁及各堡调一些兵入关,未尝不可行。”
周延儒冷笑一声:“熊大人说得倒是轻巧,本阁问你,你要调辽兵,调多少?一千还是两千,又或是三千?是要调能打的战兵,还是调那些卫军亦或团练兵?若是调卫军和团练兵,这与关内的兵马有什么区别?若是调战兵,你先问问辽东镇,看他们还有多少战兵。”
“便是一千都是好的。”熊明遇不甘被周延儒抢白,忍不住呛了他一声,“兵不在多,只在精,有一千精兵平贼,好过上万乌合之众。如此简单道理,首辅难道不知道吗?”
“你!…”周延儒没想到熊明遇敢这么对他说话,气得脸色一白,胡子都翘了起来。
崇祯见状,拍案起身,冷着脸往前走了数步,尔后面色一沉,扬手不耐烦道:“调辽镇入关剿贼之事,待锦州捷报核实之后再议。朕已叫高起潜督五千京营前往山东,当应可平孔贼。众卿若是无别的事,今日朝会便到这里吧,朕累了。”
又吩咐道:“朕交待的事情户部和兵部要从速办理,不能延误,内阁有统筹之责,各地平贼之事,务必拿出个章程来给朕看。”
说完便负手转身往殿后而去。
周延儒和熊明遇彼此看了一眼,迅速扭过脸去,都是气哼哼的。温体仁在旁见了,暗自一笑。
………
打大殿出来后,崇祯便一路寒着脸往坤宁宫去,半路却看到王承恩拱手负在那里等着他。
“你手中拿的什么?”崇祯一眼便看到王承恩手中拿着份奏疏。
王承恩恭声道:“回皇上话,是奴婢刚从会极门领来的奏疏。”
“会极门的奏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