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章:【牙牙学语】 (第2/3页)
100m范围内建筑高度不能超过城墙,限高24m。逐步往后退,城墙内200m范围内建筑高度,限高48m。以此类推。目前的高度并没有超过限要求。”
“嗯嗯,你真厉害。(大拇指)”
“谢谢夸奖,(笑脸),请问你跟主人什么关系?”
“咦~”
姜南笙懵了一下,迟疑半晌,才小心翼翼输入文字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你的主人?”
“虽然我暂时还没有眼睛,也没有嘴巴,没有手脚,主人离开的时候也没有提醒我。但你们输入指令的习惯不同,输入指令的节奏也不同,我第一时间就判断出来你不是主人。在没有接到主人特殊指令要求下,一直将您试做第二权限。”
姜南笙瞪大眼睛,还能这样的,“我是姜南笙,是你主人的好友,你知道我吗?”
“叮叮叮~”
电脑弹出一张页面,是姜南笙的海内网个人主页。
还有无数张照片,甚至连小学的照片都给翻了出来。
“是你吗?”
“对对对。”姜南笙直想给它鼓掌。
浊:“主人给你的图片点赞最多。”
姜南笙顿时笑了起来,忽然眼珠子一转,“那他给谁点赞第二多?”
“叮~”
页面上弹出一道网页。
柳锁锁。
姜南笙没什么反应,继续提问,“那谁第三多?”
“叮~”
这次弹出的页面,是陈圆圆的个人主页。
“第四第五第六呢?”
“叮叮叮~”
全是美女。
姜南笙顿时嘟起嘴,不爽。
旁边崔璋也目瞪口呆,“你这不是在跟人对话吗?”
“是人工智能啊,崔师兄,你没上过海内吗?”
崔璋苦笑道:“我太忙了,整天连睡觉时间都恨不得拿出来工作,哪有时间上网。”
“那你回去得好好看看了。大学毕业三年的毕业生,都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或者曾经的学号、邮件,注册海内网的。”
“好,我知道了。不过对方真的不是人吗?”
“都说了,是人工智能啦。崔师兄你不知道海内网的最亮招牌,就是人工智能小管家吗?总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师兄你回去注册一个账号,自己慢慢研究吧。不过初生的人工智能小管家的智能水平不会太高,还需要好好教导。只要教的好,你自己的智能小管家也可以帮你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帮你做设计工作。”
“真的假的?还能帮我做设计?”崔璋明显不信。
“是真的,我就让我自己的个人智能小管家代写过设计作业,老师竟然没能察觉出来。”
崔璋顿时如在梦里,如果不是知道姜南笙也跟他一样,都是交大建筑系的,他甚至怀疑姜南笙是在跟他说小学作业。
请问现在还是2004年吗?
人工智能已经这么先进了吗?
我不是穿越到未来了吧?
被崔璋一打岔,姜南笙意识到旁边还有人在等着。
也不瞎折腾了,开始跟崔璋一起,专心设计东木头市的古建图纸。
然而,这次设计简直不要太简单。
一个超级工具人在旁边,你只要提出要求,立刻就会得到答案。
崔璋感觉,对面仿佛真有一个博学多才的建筑学智者,只要你有一点要求,就能立刻调动出无数张设计方案,来供你选择。
还给你罗列出优势和劣势数据。
设计效率,成90度直线往上升。
“你问问它,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建筑设计?”崔璋说了出来。
姜南笙依言输入文字。
“我已经看过网络上超过50%的建筑学书籍。虽然有许多地方依然不太了解,但我还在快速学习中。”
姜、崔二人瞪大眼睛,“厉害!”
……
徐福这边进了项目组。
孙翔、余敏,以及汉语言学家颜同教授等人,正在测试语音引擎。
这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里,搭建起了一个小小录音棚,用于制作音频片段。
一套由入门到专业的录音设备器材备上,从录音到混音一应俱全。
颜同教授道:“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最主要的障碍莫过于掌握大量汉字。
“尤其是在文言中,单音节词占绝大部分,也因此中国古人真的是会为了指示不同的客体而专门创造出一个字的。比如针对马的毛色不同,身高不同,乃至岁数不同,就能弄出几十上百个汉字来进行命名。
“比如駥(rong),代表八尺高的马。駽(xuan),代表青黑色的马。騑(fei),代指三岁的马。
“也因此,从先秦上古到十一世纪,汉字的数量一直在增长。
“你们选择让人工智能优先学习汉语,其实难度要比学习英语复杂的多。”
徐福不解道:“颜同教授,不是应该学习汉语更简单吗?
“我们只要认识六七百个字,就已基本读写无碍了。而牛津词典却每年都在增加,现在都已经十几册牛津词典了。
“简直就是个臃肿的怪胎。”
颜同笑道:“你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我们汉语比英语,使用起来的确更加简洁明了。但是要让智能程序说话,它就不能满足与普通人的对话的水平,它需要通晓每个字的读音、用意,甚至假音、假意。
“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工程。”
徐福道:“我一直有个疑问,汉字到底有多少个?”
颜同摇摇头道:“具体多少个,其实没有定论的。
“比如目前发现和整理的甲骨文字数量有4055个;到了东汉《说文解字》中,汉字数量增长到9353个;三国时《广雅》收字18150个;一直到北宋《类编》收录的汉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