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灾年 (第2/3页)
整整一天,张振华都神情恍惚的,不知不觉间挨到了放学,无精打采地背起书包往家走。狗娃走过来,拍了下他的肩膀,“嘿,咋的了,一整天都像霜打了似的。”张振华抬头看了看天,“你说这么些日子也不下雨,今年会不会闹旱呀?”狗娃想了想,安慰他道:“咱延安就是这个样,通常春天都没什么雨,到了夏天雨就多了。你来这么些年了还不知道?”张振华叹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回到了家,找出信纸给爸爸写了封信,并着重写了自己估计今年可能会有大旱发生,让老爸做好准备工作。写好之后装进信封,急忙跑到邮局以加急件寄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吧。”张振华叹了口气,又晃回了家。
信在第二天就送到了张盛手里,张盛看罢之后,觉得儿子不会没事干写这么封信来。虽说陕北这个地方干旱时有发生,但小心总是没大错。于是急忙跑去查找最近的气象资料,又找到一些当地的老农询问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在确定多半会发生旱灾的把握之后,赶紧上报给了上级。上级又报给了边区政府。边区政府一面紧急报予中央,一面抓紧开展防旱自救工作。
该发生的事终究还是要发生,1942年5月1日,日军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出动坦克、汽车几百辆,由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我冀中军民发动了空前残酷、空前野蛮的“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为达到战役目的,没有动员根据地周围的日军,而是采用远距离机动的办法,构筑大合围,战役进程也求稳不求快。至6月上旬,日伪军占据冀中根据地所有县城和较大集镇、村庄,共建立1700多个据点,挖掘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冀中根据地分割成2600余块。冀中军区部队减员16800余人,群众被杀、被捕达5万余人,根据地全部变为日占区和游击区。冀中军民在2个月的反扫荡战役中,共进行大小战斗272次,毙伤日伪军1万余人。
转眼到了秋天,张盛又接到儿子第二封信,信中告诉他,旱灾之后必有蝗灾,提醒爸爸一定要注意防治,并告诉他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趁着冬天的时候把地耕得深一些,在春夏之际把鸡、鸭之类放到田地里等等。张盛看后大惊,急忙上报。上级立即报请中央,中央当即命令各边区及根据地,立即切实做好防治蝗虫的工作。
几天后,晋冀鲁豫及华中一些根据地来电,边区涌入大量难民。中央当即回电,尽全力营救并收留。毛主席叹道,只可惜鞭长莫及,纵然我们有物资也送不到灾区去。
又是一年春季,地里的庄稼已经长到了一尺多长,几个小家伙手里拿着细长的竹竿,在他们身前是一群毛色油亮亮的肥鸡、胖鸭。这群家伙们大摇大摆地在田里走着,不时地停下来用爪子刨两下土,伸出脖子啄一下,跟着又往前行进。
狗娃看着这些鸡、鸭,忍不住问道:“华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