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鬼子来了 (第2/3页)
娃,连我你都不认识了?”狗娃一脸严肃道:“当然认识了,不过他不认识。”说着一指王书珏。孙明范介绍道:“这是上级新派到组里的政工干部,也是你孙叔叔我的好朋友。”王书珏上前一步,笑道:“小朋友,我叫王书珏,今天刚调来,以后我们就熟了。”
“是这样啊――”张振华背着小手,迈着四方步走了过来,“王叔叔这么年轻就当政工干部啦?那一定很有学问吧?”孙明范斥道:“小华,怎么说话呢?!”
王书珏却笑着拦住舍友,“很有学问谈不上,不过高中水平。”
“哦――”说着张振华伸出一只手来,弯下大拇指,“这个用英语怎么说?”孙明范一拉王书珏,低声道:“你小心点,这小子指不定出什么坏主意呢。”
王书珏笑了笑,答道:“这个念four。”
张振华跟着把四指弯曲,又问:“那这个呢?”
“呃?”
“秀秀,告诉他们。”
“这个念‘弯的four’。”
“……”
“臭小子又皮痒了是吧?”孙明范佯怒道。“噢”一群小淘气欢呼着四散逃开。
王书珏笑道:“‘弯的four’,wonderful,这帮孩子怎么想出来的?”孙明范道:“那小子就是我们这个组前组长的儿子,叫张振华,别看岁数小,一肚子鬼主意。以前有事没事这帮孩子就跑到组里去捣乱,最近参加儿童团才算消停。”王书珏劝道:“小孩子嘛,哪有不淘气的。我们再到别处去看看。”
几天后,毛主席收到了张振华寄给他的新书《儒家说》。书中用生动形象和通俗的语言,以孩子般的玩笑和戏谑把儒家的言论重新表达了出来。里面并没有对孔、孟两位古人一味地吹捧或贬低,反而对于他们的一些缺点和不足进行了小小地调侃,让人觉得古代的先贤也不过是两位既平凡而又可爱的老者罢了。
这本书很合毛主席的胃口,一边看一边不时地发出轻笑,连林伯渠到来也没注意。林伯渠见毛主席看书看得起劲,忍不住问道:“主席,什么书让你看得这么入神啊?”毛主席抬起头,笑道:“林老,这是我们延安那个小娃娃新写的书。很有意思啊。”
“哦?就是那个养兔子、弄沼气、写葫芦娃的那个小家伙?那我倒要好好领教一下。”林伯渠笑着接过书来,“《儒家说》?小娃娃胆量不小嘛。”说着翻开看了起来,“‘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可以是这么解释的,小娃娃的观点很独特嘛。”
“而且也很有道理呀。”毛主席接口道,“其实儒家的学说并不都是腐朽和落后的,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有道理的。只可惜是被后来的歪嘴和尚念错了经哟。”林伯渠叹道:“可有些人偏偏就只信那套歪经;而另一些人却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否定。真是可悲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