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愧疚 (第2/3页)
庭情况了。但是师长问询,不敢不答,再者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以及丢人的事情,于是就恭敬地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向他叙述了一遍。还煞有介事地向李教授说了说自己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严厉。
李教授呵呵一笑说道:“你能考上大学、又能体谅父母,自食其力去打工赚钱供自己上学,就说明你的家教良好。父严母贤子孝不是没道理的!”
易扬名不想老是谈论自己,想起刚才京都车站的事情,自己颇有疑惑,连忙转移话题,向李教授问道:“李教授,我刚才听您与这位大哥谈论在京都车站见到的那个小女孩的事情,您能再谈谈吗?我在那个摊点前买东西时见过她,我当时还以为是摊主的女儿呢。”
“哎!”李教授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摊主的女儿,听那个男子说,小女孩在家偷了自己的钱买好吃的,怕挨打不敢回家,他自己寻找好久才在车站那里找到。可是小女孩说她不是他的女儿,我也不知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哎呀!我想起来了”背心男惊叫了一声。
“怎么了,肖辉”李教授不满地问道,并随口教训了他一句“一惊一乍的,遇事情要学会稳重!”
“对不起,老师,我,我想起那个小女孩的口音是地道的京片子,而那个男的是水南口音,他们不是父女,一定是这样,哎呀,那个男一定是拐卖人口的!”那个叫肖辉的背心男一惊一乍的急忙说道。
“嗯!没错,是这样,两人口音明显不一样!”李教授也证实了肖辉的话。
“听你们这样一说,还真有可能,我在车下见到那个小女孩时,就感到非常奇怪,当时以为是摊主的女儿,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了,小女孩的出穿戴虽然有点脏,又有点破,但是衣服的质地还是很上档次的,应该是有钱人家才买得起的。”易扬名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头,对头。”肖辉连连点头。
“嗯,小女孩虽小,但身上有一股军人之家孩子特有的气质,没错,带点军人的顽强不屈的味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哎!”李教授像是在证实,又像是在自责,脸上带着遗憾与内疚的神色。
“现在,真应该来一次严打了!社会上小偷小摸的越来越多,人心浮躁,很多年轻人不学好,尽想着不劳而获!”这时一直未说话的那个叫王汉的警察插嘴说道。同时还瞪了身边花格子一眼。
花格子不满意地嘀咕了一句:“王队长,比起那家伙我可是好人,从不拐卖儿童的。他可是大恶,我充其量算是小恶,呵呵呵。”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不改,终有一天会酿成大恶!小伙子,人道浪子回头金不换,你要改过自新,从头开始,你们看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经济形势大好,只要能吃苦,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再勤奋一点,很容易出人头地的,靠自己的勤奋之手,获取正当的钱财,自己才花的安心,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李教授教训了花格子一句后,又和颜悦色地劝导起他来。
“我知道我这样不好,我也不想在社会上这样瞎混,可我没上过学,也不会什么技术,什么都干不了,谁用我呀?不过还是谢谢大爷的金……金口玉言,我……”花格子听李教授教训和劝导自己后感激地看着老教授说着,想说一句金玉良言之类的恭维话,但是金了半天却整出了一个金口玉言。
“扑哧”几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并没有嘲笑的含义,毕竟人家没读过书,这个“金口玉言”应该是从评书中听到的,并记下来了,用词虽然不恰当,但是毕竟是好话,用来恭维人说的话珍贵还说得通。
刑警队长王汉笑着对花格子说:“你小子,一句恭维话都说不好,你应该说老人家的话是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呵呵,谈不上金玉良言,发自肺腑倒是贴切,我虚长你们几十岁,虽然用词不当,但能学以致用就是好现象。”李教授笑着说道,“小伙子,你岁数不大,完全可以再学习,现在有一些技术学校,可以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技术专业去学习,看起来你应该是很聪明的,只要下点苦功夫,一定能学有所成,我相信你,你只要去学习,一定能行的。”李教授一顿循循善诱地开导后,花格子低下头,默默不语,看来是在认真思考着什么。
王汉又把话题拉回到小女孩的身上,几人越分析,越觉得小女孩是被那男子拐骗的,越感到愤怒与惋惜。
易扬名内心却充满着愧疚与遗憾,自己当时应该询问一下小女孩,说不定就改变了小女孩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避免了一场悲剧。
虽然易扬名内心却充满着愧疚与遗憾,但是却毫无办法,总不能跳下火车返回去去解救,再说返回去也不一定能找到他们,人家总不能在车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