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 酒厂闹事(求鲜花!) (第2/3页)
战,这是我新结交的兄弟,大哥对他非常欣赏,今后罗科长有啥事,你可要跑得快一点。”
崔国战满口答应,两人连碰三杯。崔国战是个军队转业干部,看罗观喝得干脆,对此人的印象非常好,加上他被大哥、二哥欣赏,自然与酒席上其他人有所不同。
秋敏看崔国勇情绪非常高涨,就对他说:“崔行长,近来我有一个项目,想请崔行长关照关照,贷点款子。”
九十年代初,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不好,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期,银行也不愿意冒险把款贷给他们,都贷给了大块头企业。强者恒强,很多小企业因得不到贷款而关门歇业。
崔国勇与秋敏有过多次业务往来,知道秋敏做生意的眼光,每次都能够及时回款。但现在全省上下大气候如此,他也不得不谨慎小心。崔国勇说:“秋总,你是不知道,现在贷款的难度很大。我只是个副行长,现在每一笔贷款,行长都得审。我做不了主啊。”
秋敏说:“这个项目我觉得不错,《河洛日报》的编辑颜洁也有合作,对了,她父亲就是省政府副秘书长。刚开始我也没想到搞这个项目,这还是罗科长提出来的呢。对了,罗科长与颜洁也是好朋友。”
崔国勇听到此就又看了看罗观,罗观向他点点头。崔国勇先不管这个项目如何,就凭有省政府副秘书长的女儿和罗观参与,这项目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崔国勇沉吟了一下说:“秋总,你先把项目资料准备一下,停几天我派人过来,我想贷款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剩下的就是贷多贷少的问题了。”崔国勇其实也想趁着秋敏准备项目资料的时间,打听一下颜洁和罗观的事情。
能得到崔国勇这样的承诺,秋敏心里也就踏实了。只要有工行的贷款,不管多少,只要有,秋敏再拿着工行的贷款去说服别的老板投资,这样就更有说服力。工行都贷款了,说明这个项目很有前景,比空口说白话强得多。
结束时,崔国勇把崔国先和自己的联系方式都给了罗观,崔国战也与罗观交换了联系方式。
一场酒下来,大家都非常满意。崔国勇有了意外收获,秋敏得到了贷款的承诺,罗观又一次扩大了交际圈,并且在县里有了一个以兄弟相称的,那就是崔国战。
崔国战年纪轻轻,25岁就是副科,在县里算得上是名人了。当然崔国战的纪录被罗观刷新了。
崔国战不纯是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