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初来乍到 (第3/3页)
自回家。汤全章留下来告诉罗观说:“兄弟,对你交个实底吧。研究室是个清水衙门,比其他科室可差远了,平时也没人请客送礼的。但是,你知道组织部要提干部首先考虑的是谁吗?”
罗观一听口气,就知道是谁了,但还是装作不懂地问道:“那是谁?”
“首先考虑的是研究室。这是多少年来的规矩。一个单位想要稳定,必须考虑平衡。平常有实权的、有油水的不能把好处都占了,平时没实权、苦哈哈干活的人不能老是吃亏。因此,研究室主任只要不犯啥错,一般都会到下面当个乡镇长或者到其他局当个一把手。”汤全章道出了实情。
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想站稳都难。罗观对此是深有体会,对于分到研究室,他并没有感到委屈。
“你和张部长啥关系,肯定不一般吧,她把你放到研究室,绝对是为你好。”汤全章继续说。
“其实我也不认识张部长。谢谢汤主任,今后需要我跑腿的地方,请你说一声,我绝无二话。”罗观的表态让汤全章非常满意。汤全章官不大,看人却有一套,他总感到罗观不同于一般人,特别是有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沉稳。
每二天上班,罗观就向范士富请示,能不能把文件柜的钥匙配一把,他要好好看看近年来部里下发的文件,好好学学各位老师写的大材料。组织部有个机要室,研究室所存的各类文件材料都不是什么机密文件,范士富就同意了。
罗观刚开始上班,也没有什么任务。他得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地看看材料。前世的他也写过材料,只不过那种材料比较单一,把事说明白就行了,把项目的背景和意义讲清楚即可,也不用讲什么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像干部选拔任用、基层组织建设等材料,要想写好,不是一两天的功夫。
罗观也明白,想要到更高的层次,没有一定的文字材料功底和政治理论水平,是不大可能的。很多县委书记、市委书记都是写材料出身的。
通过写材料,能够了解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各级领导在想什么、干什么,养成一种立足大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到今后做实际工作时,自然就能够突出重点、得心应手,最少不会出现大的方向性错误。
罗观天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材料,从县志、工作报告、典型经验、领导讲话到各种经济数据,他都看。把每一个精彩的地方,精辟的观点都记录下来,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而且根据他人的观点,他又进行了延伸,融合成自己的观点。
平时,罗观也主动向其他人要活干。从最简单的通知开始写起,他接手的任务越来越多。他一边写,一边研究别人的材料。组织部最晚下班的肯定是研究室,研究室最晚下班的肯定是罗观。
罗观整天埋头在材料当中,不急不躁,在县委、县政府大院里传开了。对罗观的表现,张梅部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没想到,罗观还能够理解她的苦心,真的能够静下心、坐下来研究材料,换作别的大学生分到这样苦哈哈、没油水的部门,早就撂挑子走人了。
如果觉得本书还行,那就点击“加入书架”收藏一下吧。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