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8 部长脸上挂不住 (第2/3页)
有反馈,听说发改委主任批到了农经司那里,景卫东是农经司的司长,孙佳正就马上向景卫东说起了此事。
景卫东马上表态,回去后就落实,尽快研究反馈。
孙佳正看向罗观,这不是著名经济学家吴三平的学生吗?这个人学识渊博、经历丰富,曾经用他独到的方法解决了旧野县耕地恢复问题,在部里给大家讲过农村经济的“三集三转”,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使用,让大家大开思路,在部里博得了满堂彩。
最关键的是,这个人是军委副主席白镇海的孙女婿。在燕京,白家、章家、李家三家基本成鼎立之势。作为从各个派别当中成长起来的孙佳正,自然也想与白家搭上一定关系。而通过罗观这个突破口切入,无疑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
孙佳正在这里看到罗观就觉得此子非同小可,年轻纪纪,交游如此广阔,与李家居然还有这么近的关系。如果不是特别近的关系,李万年也不可能让罗观一起过来。再一看罗观与李尚源的言谈,就知道这两个小辈差不多就是铁哥们儿了。
《**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每年国家发的第一号文件,被人们称为中央一号文件。基本上每年都要发一次文件,以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每年都要出台这么一个文件,说实在的,已经把农业部的一帮秀才们给搞疲沓了。
幸亏罗观到农业部讲了一堂课,让农业部的秀才们、专家们思路大开。罗观在旧野县提出来并且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概念对于前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要新颖。旧野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得很好,这无疑为今后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因此,中央一号文件就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了整个文件核心,最后将其直接体现在文件标题之中。文件标题一定,各方面的专家们大加赞赏,认为这是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次重大突破。并且分管农业的副总理,还专门打过来电话,肯定了农业部撰写中央一号文件的思路和想法。
现在见到了罗观,孙佳正忽然感到工作上有一些失误。在撰写一号文件的时候,应该把罗观也抽调过来帮助撰写。毕竟,罗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更是具体探索者、实践者,有他的参与,这份文件对全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性就会更强。
孙佳正的包里正好随身带着一份文件,他之所以带在身上,主要还是准备给李万年看。孙佳正一见李万年,李万年总会问一些他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候还会对他进行指点,具体工作他不讲,就指点他的工作思路。
中央一号文件的初稿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肯定,孙佳正自然十分高兴,在来看望李万年之前,孙佳正就拿了两份文件。应该说,关于全国“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今年的思路应该也可以得到李万年的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