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三百一十一章:不过如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新三百一十一章:不过如此 (第3/3页)

所以这段时间简直是捷报频传,战果虽小但是很多。

    一直在打胜仗的军队不会被言官御史弹劾,皇帝的容忍度更是大幅提高。

    所以兴和军在登莱横扫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俘虏太多,前来投奔的老百姓多达三十几万。

    还出现了怪事儿!

    有很多青壮年主动要求当兵。

    明朝后期,重文轻武愈演愈烈,民间有俚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当兵的大多数是军户子弟,实在凑不齐兵额的将领都得拉壮丁。

    兴和军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是曾经为奴的汉民、一部分是被酋长奴役的蒙古籍俘虏。

    这些人没有其他路可供选择,成为兴和军最能体现出价值。

    现如今的黄毅有了威名,有了地盘和人口,手中还有大量钱粮。

    每一次的扩军都是从辅兵中选拔,缺员的辅兵是从劳役中挑选。

    基本上不可能有陌生人直接成为兴和军正兵,原明军或者叛军投奔过来也得先成为辅兵让文教员、镇抚官甄别。

    老百姓想成为兴和军的正兵必须从杂役干起,表现好的三个月内就能成为辅兵。

    有成千上万青壮年主动要求当兵是好事值得鼓励。

    文教员和青少年正兵在进行登记时发现了个新情况,有几千青壮年以前都是矿工,其中很多来自辽东。

    这不奇怪,在野猪皮没有失心疯之前,辽东有汉民数百万。

    野猪皮开始几次大屠杀后,能够在辽东苟活的不足十分之一。

    逃难到登莱的辽民有好几十万。

    大明朝廷的组织力太差了,各级官僚大多数是混账东西。

    辽民得不到妥善安置也就罢了,还被歧视、欺辱,还会被登莱兵将抓去金矿做苦力。

    叛军一路烧杀抢掠,虽然没有进山屠戮,在山里金矿工作的矿工也活不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矿主都是富贾豪商、大地主、士绅,他们住在庄园、城镇,甚至于住在登州城内。

    矿工的产出是黄金、白银、铜等等,他们的衣食是矿主派人定期送上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