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6章 跑!拿下冠军!和08年一样! (第2/3页)
,现在刻意放松手指,只靠掌心的摩擦力先稳住棒身,再用手指后续发力。
天知道。
老鲍居然在做预跑校准。
这真是。
神奇的一幕。
和以往牙买加队的交接随意,简直是判若两人。
嘭。
当博尔特的右脚踏上那道“隐形标记”时,鲍威尔的左脚突然蹬地——不是猛地发力,而是像弹簧般轻轻一弹。
他的预跑第一步步幅严格控制在80厘米,这个比例是他们根据两人的身高差算出来的,确保预跑时不会因为步幅不匹配导致节奏混乱。
他的身体前倾角度渐渐进入15°,与博尔特的身体倾斜角度完全一致,这样两人在交接时上半身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避免了因角度偏差导致的接棒失误。
预跑第二步,鲍威尔的右手开始缓慢向后伸展,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保持在45°。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博尔特的左臂,视线的焦点不是接力棒,而是博尔特的肘关节。
以往他总爱盯着棒身,导致接棒时容易因为视线偏差错过时机,现在盯着肘关节,能通过肘关节的运动轨迹提前预判递棒时机。
他能感觉到手臂的肌肉在慢慢绷紧,肱三头肌的收缩节奏与博尔特的步频完全同步,每一次肌肉的颤动都对应着博尔特的一次蹬地。
预跑第三步,鲍威尔的右脚落地时特意往外侧挪了1厘米,这个调整让他的身体与博尔特的身体之间保持了20厘米的安全距离。
既不会太远导致接不到棒,也不会太近发生碰撞。他的左手自然摆动,幅度比平时小了一半,避免了多余动作消耗体力,同时也防止摆动时碰到博尔特的手臂。
此时他能模糊地听到博尔特的脚步声,那声音沉稳而有节奏,每一步都像踩在他的心跳上,两人的步频在这一刻完美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频共振”。
米尔斯让他根据这个声音来确定自己的预跑节奏。
这整套流程下来,简直和以往的牙买加完全不同。
反而是说今年也练了练接力的美国队跑得一塌糊涂。
看见博尔特渐渐靠近。
交接前5米,鲍威尔的右手突然停止后伸,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他们在训练中用卷尺量出来的,距离博尔特的左手递棒点正好25厘米。
比一般的交接要稍微长一点,这是因为博尔特身高高臂展足够鲍威尔的身高也足够高,臂展也足够长。
米尔斯也是根据他们的身高进行了特殊的设计。
所以你还真不能说。
尼尔斯对于这个没有下决心,没有好好帮他们进行规划。
他也是做了很多准备的。
砰砰砰砰砰。
当博尔特的左脚踏入交棒区的那一刻,他的左臂突然加速后伸。
不是爆发式的,而是匀速的,速度正好与鲍威尔的手臂运动速度完全匹配。
这和他之前的爆发是往前推完全不同。
博尔特开始伸手。
鲍威尔也开始渐渐往后扬手。
接力棒从博尔特的掌心滑出。
棒身始终保持着30°的倾斜角。
没有丝毫晃动。
以往他递棒时总爱用力过猛,导致棒身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现在刻意控制力度,让接力棒像沿着轨道滑行般平稳递出。
跑动过程中。
鲍威尔的右手在接力棒接触掌心的瞬间。
拇指与食指立刻收紧。
不是猛地攥住。
而是像夹子般缓缓发力。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接力棒的防滑纹路划过掌心,那种粗糙的触感让他瞬间确认棒身已经到位。
以往他接棒时总爱过早发力,导致棒身从掌心滑脱,现在等棒身完全进入掌心后再发力,确保接棒的稳定性。
他的手臂保持着45°的夹角,没有因为接棒而突然改变角度,避免了因动作变形导致的速度损失。
在这博尔特的左臂没有立刻收回,而是保持后伸姿势跟着鲍威尔跑了半步,这个“跟随动作”能避免因突然收臂导致的身体失衡,同时也能给鲍威尔一个短暂的助力。
鲍威尔在握住接力棒的瞬间,左脚突然蹬地发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