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飞蛾扑火 (第2/3页)
不过,去西塘杨亦风还是为了寻找听雨阁的下落,如今来武侯祠,可是单纯的为了游玩,这感觉,又是不同。
在杨亦风的旁边,唐鱼儿看着走廊外两旁在这个季节很是旺盛的树木,脸上也没了往日的俏皮,凝重之色尽显,历史的积淀,总是会让人不自觉的去回想,然后沉浸其中。
听到杨亦风的叹息,唐鱼儿喃喃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武侯,为了蜀国,当真是鞠躬尽瘁。只不过,阿斗难扶,他为何偏不自立,要不然,也不会有星落五丈原的悲剧了啊!”
小时候在爷爷的教育下很早就读过三国演义的杨亦风自然对那段历史知之甚详,当时他也是看到诸葛浪这么惊采绝艳的人物为了一个阿斗鞠躬尽瘁而赶到不解,后来大一点开始读三国志,杨亦风才知道,刘备的那番话,根本就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其实想想也是,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给自己的儿子树立这么一个大隐患,毕竟那时候血脉的传承甚至比一个两个文武大臣是否忠心都要来的重要。刘备不可能临终的时候给诸葛亮说这样的话。因为这可是堪比尚方宝剑的权利了。先帝之名,祖宗之言,对于古代人来说可是比法律都要重要的。要知道后来朱棣靖难就是从太祖遗训找到的一条破绽才让天下归心。而说到底,诸葛亮只是个辅政大臣,在阿斗没有成熟的时候总览蜀国的军政还是可以的,想要取而代之刘备也是不会允许的。所以三国演义的这段话,大可以当成小说看看的。
这么想着,杨亦风对唐鱼儿微微一笑,淡淡解释了几句。
这倒是让唐鱼儿眼睛一亮,没想到他对三国的历史还挺有研究的,果然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走。武侯祠有东西两殿,东边是文官,凤雏庞统为首,西边是武官,赵云为首。至于刘备,关羽,张飞,还有诸葛亮都是有专殿的。
两个人先来到文官廊,除了庞统,下面依次是简雍,吕凯等人。对于这些文官,杨亦风倒不是过于感冒,三国那段历史对人的吸引力还是武将的对冲和单挑。至于文官,除了一个鬼才郭嘉,一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的周郎,还有那个看似不起眼实则算计人心可以算死的贾诩,其他人还真没有让杨亦风动容的事迹。再者,诸葛亮生前。几乎蜀国所有的军事政治都是他一手掌控的。这些人也就是打个下手。蜀国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也只有那个献上益州的法正了,不过他和庞统一样,都是寿命太短了,生命还没有完全的绽放光辉就早早结束,却是让人有种天妒英才的感觉。
到了武官殿,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常山赵子龙为首,其余的魏延黄忠依次排列。这些人当年轰轰烈烈的事迹可是到现在都在杨亦风的脑海中浮现。单骑救主。百步穿杨……真是想起来就让人血脉喷张的故事!
旁边的唐鱼儿似乎也是对武将的兴趣超过文官,在武官殿留恋不舍。
看到赵子龙栩栩如生的雕像的时候,她嘴里甚至脱口而出了几个字:“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啊!”
说完这话,她转脸看向杨亦风:“若是你生在那时,会不会也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