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84-激烈竞争的95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84-激烈竞争的95年 (第2/3页)

要停止超越和战胜自己,向前看,不需要纠结于曾经的苦难,重要的是未来。

    韦恩-格林伯格放弃了很多大尺度镜头,带来的结果明显很不错,这是一部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如果这些孩子们能够从中领悟到什么,那将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不光是影评人集体推荐,贝拉-格兰特从电影的另一面,同样发表了一份专栏报道,不过她的主要赞美对象不是导演,而是影片的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贝尔。

    “在影片的第一个小时里,电影全面探讨布鲁斯·韦恩的背景故事,没有穿斗篷,也没有打斗场面。尽管如此,节奏从未放慢,故事如此出人意料和引人入胜。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真正了解了布鲁斯-韦恩是谁,这是过去所有电影都无法捕捉到的特质,包括蒂姆-伯顿的前两部曲。我们看到是什么驱使他,是什么让他成为这个标志性的犯罪斗士,以及面具背后的意义。

    当然,为了帮助观众了解布鲁斯-韦恩,有克里斯蒂安-贝尔这样有才华的领衔主演是没有坏处的。

    贝尔已经成为这一代最有才华的演员之一,他把这种才华带到了这里的顶峰,扮演所有超级英雄中最黑暗的一个。

    如果你分解蝙蝠侠,布鲁斯-韦恩的角色,你会发现这基本上是三个角色:韦恩扮演的蝙蝠侠,面具后面;韦恩扮演亿万富翁花花公子的公众形象;以及真实、沉思的布鲁斯-韦恩。

    贝尔把这三个角色都演得非常完美,把他们塑造得很好,足以清楚地表明他们仍然是同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几乎没有太多特效合成镜头,甚至连蝙蝠侠站在高楼顶俯视城市的镜头都是由演员亲自拍摄的。实际观影体验上,这种实拍镜头比特效合成,看起来要舒服的多,也更有说服力。

    但不要以为这部电影会因为韦恩的现实主义而显得太严肃和乏味!没错,哥谭看起来太黑暗和肮脏,无法让人觉得它是一个幻想世界,但蝙蝠侠一开始就保留了那种只有漫画电影才有的无误的乐趣感。

    我们嘲笑和害怕恶棍,为英雄欢呼,因为他把他的生命放在战胜邪恶和拯救城市的线上。”

    不光《蝙蝠侠:开战时刻》这边宣传声势铺天盖地,二十世纪福克斯那边也一样,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和大卫-登比,也不约而同的在《芝加哥太阳报》与《纽约客》的专栏上,同时用长篇影评推荐了《虎胆龙威3》。

    当宣传竞争进入白热化后,双方也不约而同,开始往对方身上泼脏水,就连选择的渠道都大同小异,那就是让人们又爱又恨的八卦小报。

    华纳兄弟玩了命的抹黑布鲁斯-威斯利的私生活,不断把舆论往违禁品上引。福克斯也同时批判韦恩这个导演,把舆论往导演的心理问题上引导。

    细数了韦恩出道后拍摄的影片,几乎都离不开黑暗的内核,各种猜测他拥有心里疾病,批判这种过度挖掘阴暗面的电影,只会把青少年带坏,造成更多的社会负能量。

    1995年本就是神仙打架的一年,从年初的《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竞争开始,所有人就都敏感的察觉到了,文化产业已经迎来了春天。

    不管是电影产业还是唱片业和游戏业,几乎从进入95年后,都迎来了竞争中的爆发。就连二十几年后炒热的元宇宙VR,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