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 黑暗过后是黎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九 黑暗过后是黎明 (第1/3页)

    宋代朱熹有首小诗叫《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是一篇很脍炙人口的诗作,大多数人都能随口背诵。此诗看起来平淡无奇,实则蕴藏哲理:在诗中,诗人借景抒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大雨过后,满山绿树风光美好的自然景色,并深层次向我们揭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和经历一番风雨搏击后才能换来安宁的人生哲理。

    是的,我想说,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暴风雨总会停住,冬天总会过去,任何一段最黑暗最痛苦的深渊终究都会成为记忆的碎片随风飘零,正所谓黑暗过后是黎明,风雨过后是彩虹。这是人生道路向前的客观定律,也是大历史演变的必然趋向。不信?再翻历史来看:五胡乱华的时代终结了,蒙古血腥大帝国坍塌了,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了,纳粹法西斯投降了,“文革”结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众多事实证明: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切罪恶终会结束。

    总之一句话,就像我们上面分析的一样,死里逃生的刘协也一样会迎来他的黎明,并且黎明即将到来!

    还是先说黑暗吧。

    刘协一行好不容易跑路到大阳,找了个农家勉强住下;农家饭再粗粝再吃不下,好歹有也比没有强,谁让咱是逃难的呢!就这样凑合着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刘协仓促封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就下令马上启程继续跑路。不过,今天跑路的途中总算有点让人开心的事情了——这兵荒马乱的,有两个大臣太尉杨彪和太仆韩融,居然夺路追了上来找到了刘协!

    末路见亲人啊,很激动有木有?一见到这二位,刘协和伏后俩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还是这位韩融有办法,他喘了口气跟刘协报告说:“皇上啊,您别看李傕、郭汜这两个混蛋这么灭绝人性,其实他们还是很听我的话的。我愿意代表您去劝说这俩货退兵。您多多保重!”说完这话,韩融又坚定地踏上了旅程。(雪中送炭,不计名利,这才是忠臣的模范啊!)

    不过,韩融这事一时半会儿还搞不定,这边还是得做好继续跑路的打算。李乐请刘协暂时往杨奉的军营里歇息,杨彪又请刘协移跸安邑(今山西夏县)。好吧,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那就去安邑吧。

    但是,到那儿之后,刘协就彻底愣住了——这是个什么情况?传说中的安邑,这是人住的地方吗?一座县城,连个高一点的房子都没有,皇帝刘协还得住在茅草屋里;关键这茅草屋也不是一般的茅草屋,居然连个门都没有,直接在四周插几圈荆棘就算遮挡物了!!!皇帝和大臣开会的时候干脆就在茅草屋底下,外面将军们带着兵守在篱笆外面警戒——敢不敢再破烂一点?!

    我估计刘协已经快彻底崩溃了,这是皇帝的待遇吗,我咋感觉还不如人家稍微有钱点的老百姓呢!不过,最糟糕的还不只是这些,这只是客观条件,最可怕的是这两个来救援的所谓“将军”(李乐、韩暹)!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俩货居然还有心思专权乱政,其他的官员稍稍对他们不敬,就当着刘协的面随意殴打辱骂;更可恨的是,俩人居然故意把一些粗粮和浊酒送给皇帝刘协吃!刘协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只好勉强接受了。

    但是,他们还不满足,又连续推荐一些三教九流的人做官,像什么无赖啊、私家兵(部曲)啊、巫师啊、士兵啊什么的,全都封成了校尉、御史等高级官员!封官就得颁授大印,也就是给个专用的能代表身份的印章,可是这俩货封的官实在太多了,加上又在这种条件下,刻章的做工根本赶不过来,干脆就拿着锥子胡乱刻块砖头充数!搞得乌烟瘴气全无体统,真跟土匪流寇差不多了。——叫人怎么说?我估计刘协他老爹刘宏在天之灵要是知道他大汉公司有朝一日混成这屌样,肯定得从棺材里气活!

    不说这些小丑了,让我们暂时把注意力投回代表刘协毅然去跟李傕、郭汜两个恶魔谈判的韩融身上吧!他有魄力,也有能力,事实证明,李傕、郭汜还真听他的,他跑去一说,这俩人也不追了,被扣留的其他官员和宫女太监啥的也都给放了回来。韩融一句话换来这么多生灵的解放,真是功德无量啊!

    关键的时候连老天也来凑热闹。这阵子,正好赶上了悲催的灾年,老百姓全都没吃的了,只能吃枣子野菜充饥,路边饿死的人是一片又一片。刘协也差点在茅草屋里过不下去了,幸好还有河内太守张杨和河东太守王邑两个忠臣,一个给送吃的一个给送穿的,刘协的日子才没被打住。

    董承、杨奉是一天天看这地方没法子过活,还是得搬家,他们甚至已经派人去打扫修建好雒阳的旧宫殿,准备朝雒阳搬家了,但没想到,关键时刻,李乐不同意!董承试着跟李乐沟通:“雒阳本来就是我们大汉以前的首都,条件不比现在这儿好多了?你看看安邑这样子,要吃的没吃的要住的没住的,你咋就不同意呢?”可惜董承都快把嘴皮子磨破了,李乐还是两个字:不行!

    ——你要说李乐为啥死活不同意搬家雒阳呢?废话,李乐这货本来就是这一带的小土匪,他自己啥身价自己知道。他也就只适合在这种小地方耍耍威风摆摆阔,要真搬回雒阳去了,别人的地盘上,还有他说话的份?!所以,出于这种因素考虑,李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搬回去的。当然这个理由实在不能明说,所以李乐只好撂下一句话:你们爱走你们走,反正我啥地方也不去,我就在这儿待着。

    这边董承和杨奉虽然不明白李乐这么做的动机,但是好在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他李乐也不是啥很重要的人物,既然你老兄不乐意搬,那你就在这儿待着吧,我们回雒阳。就这样,董承、杨奉两人征得了刘协的同意,下令再移跸雒阳。

    问题是董承和杨奉两个人偏偏低估了李乐这种恶人的坏心眼!谁都知道,有权有势是一件多好的事情,李乐以前是个土匪,最近在安邑把持着皇帝胡作非为,日子过得要多爽有多爽,刘协简直就是他发家的宝贝,现在人家要从他手底里溜走,他怎么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呢!所以,别看他表面上答应了董承和杨奉准许他们离开安邑,可是他的内心,一刻也没有放弃这种玩弄皇帝的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