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谁做一把手 (第2/3页)
古人都脸皮薄,特别注重个人名节。没错,他刘备是没有地盘,至今还是个打工仔,他也做梦都想有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是不该的呀!陶谦现在有难,他刘备是一路救援人马,但是刚进城就接受了陶谦的好意,将徐州据为己有了,知道的知道是这么回事,不知道的,难保别人会觉得他是蓄意吞并、趁人之危啊!这样的话,他刘备以后在人面前脸往哪儿放?大家又会怎样看他?
而且就算他刘备很想要徐州,必要的面子工程还是得做足的不是?就算不能“三揖三让”,也不能人家才开口你就答应吧?可以说这是谦虚,也可以说是虚伪。但没办法,在中国的官场,这个套路自始至终都是要有的。如果你连必要的作秀都没有的话,就难免别人轻看你了。而这个轻看,也往往就不止你个人德行那么简单了!
所以,一听陶谦这句话,刘备的反应立马是“离席再拜”对陶谦说:“不行不行!我刘备虽然是个皇亲,但是一直功劳微薄,当个平原国相都算抬举我了。(确定你真这么想的?)而且我现在处于人道主义援助精神才来救您的;您现在这么说,难道是在怀疑我的人品吗?!我刘备在此对天发誓:如果我有一丁点趁人之危蓄意吞并的野心,让我五马分尸不得好死!”
陶谦一看刘备这个举动,显然是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赶紧解释:“不是,不是,你误会了,这都是我老头的大实话啊!”可是刘备还是誓死不从。
俩人正僵持不下呢,糜竺进来解围:“哎呀,现在敌人还兵临城下呢,不是商量这事的时候呀!等以后没事了再慢慢商量呗!”陶谦一想也对,现在的确不是时候,这才住了口。
好歹不谈领导权归属的问题了,刘备这才活跃起来:“我觉得还是先写一封信给曹*,劝他和解。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再准备打。这样稳妥些。你们看呢?”(废话,这几位哪个愿意跟曹*玩命呀!自然是能不打仗最好!)众人当然同意,刘备写好信交给曹*,并传令下面的人都先别动,先看看效果再说。
刘备的信送出去了,曹*这边也收到了。他打开一看,上面啰哩啰嗦写了一大堆:信从上次反董卓联盟那时候写起,回忆了他们的友好关系;接着笔峰一转,详细解释了一下曹嵩遇难的经过和缘由,替陶谦脱罪;最后尖锐地指出天下大乱的局势不容乐观,奉劝曹*应该以大局为重,不必急于一时的私仇云云。
信写的较诚恳,措辞也比较到位。但是曹*看了却是另一种反应:“哼,刘备是哪盘菜?用得着他来这儿给我卖狗皮膏药?!——把送信的先砍了,接着攻城,使劲攻!”现场顿时火药味十足。
关键时刻,幸好被郭嘉劝住了。他认为刘备远来先礼后兵,人家是把表面工作做足了的,这样一样倒显得自己一边缺乏风度了,最起码也要用好话先忽悠住刘备,然后再伺机进攻。曹*一听这话,才彻底从发疯状态醒悟过来:是啊!事情不能做得太绝呀!
果然,事情不能做得太绝,因为无时无刻都有你预料不到的事情在发生。曹*这边刚听了郭嘉的劝告没有翻脸,就传来了一件天大的祸事——原来吕布趁着曹*上徐州找茬的机会,已经偷袭了曹*的老巢,连兖州都被吕布打下来了!现在正在濮阳!
导演喊:卡!——ok,先插播一段絮花,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老朋友吕布先生的近况。
原来吕布自从李傕、郭汜造反被打败后,逃出武关,去投靠袁术;没想到袁术瞧不上吕布的人品,认为吕布这个人反复无常,干脆闭门不纳。吕布只好又去投靠袁术的哥哥袁绍。袁绍倒是接收了他,可是吕布太骄傲,得了一点小功就飘飘然了,对袁绍手下的人很是傲慢,这点连袁绍都惹怒了,差点都砍了他吕布了。失意的吕布又去投靠张杨,张杨也接收了吕布。可是人倒楣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缝,长安有个人叫庞舒的,偷偷把吕布的家眷从长安弄了出来给吕布,被李傕、郭汜给盯上了,杀了庞舒不说,还写信给张杨让他削了吕布。这下连张杨这儿都呆不了了,只好再去投靠张邈。恰好当时陈宫也在一旁撺掇张邈起来反抗曹*抢占兖州有利位置,张邈一激动,就让吕布去兖州抢地盘了,这才一路打到了濮阳。
而现在的形势,据屡战屡败的曹仁报告称:整个兖州,除了鄄城(今山东鄄城)、东阿(今山东东阿)、范县(今河南范县)三个县因为荀彧和程昱俩人的计谋才没有被攻破,其他的地方则全部失陷!!!
曹*一听这个消息,立马惊得不知所措:“娘希匹,果然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兖州丢了,我们这些人跑哪儿整地盘去?!得赶紧想办法!!!”关键时刻,智神郭嘉又出来了:“您得赶紧回兵去救兖州!徐州这边,就不妨卖个人情给刘备好了,反正您还没作出决定呢不是。”曹*一听,顿时激动地泪流满面,以手加额感叹道:苍天!幸亏我刚才听了郭嘉的话还没有砍了送信的跟刘备撕破脸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