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 西向大逃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六 西向大逃亡 (第2/3页)

—结果本来该是丞相级别的杨彪反倒要称董卓为“丞相”了。

    再说杨彪这番话,可谓是字字玑珠用心良苦啊!可他一心为的是汉朝社稷,他怎么知道董卓这么急着迁都其实是要实施他西向大逃亡的计划?这个计划实在不能说出来,那就得你们领悟了。可是杨彪又不开窍,那就不怪他董卓不客气了,他听了立即沉下脸大喊:“嗯?你是要阻碍我的国家大计吗?!!”

    一看董卓发火了,太尉黄琬也赶紧出来解释:“杨司徒说得对呀!想当年王莽篡位谋反,加上后来还有赤眉、绿林这伙流民军的破坏和焚烧,长安已经快被他们折腾得成一片废墟之地了!所以我们光武皇帝才没有选择在长安定都。更何况如果要迁都的话,就要让百姓迁徙流离,到头来一百个连二十几个都剩不下。现在您突然放着好端端的宫室不住,却要迁都去长安那片荒芜的地方,这实在是不合情理呀!”

    谁知董卓另有打算,他此刻主意已定,一看还有人喋喋不休,便立即把脸一沉:“你懂什么?!关东这边外面就是十八路乱贼,搞得天下不能安宁(是搞得你董卓自己不能安宁吧?)。长安自古便有崤山、函谷之险,而且还靠近甘肃(其实是离他的老窝近),那里有现成的建筑材料,要是建造宫殿的话连一个月都不用。哪里不方便了?总而言之,我已经打定主意了,你们都不要再说了!”

    可是这话说完,又一个司徒荀爽站出来反对:“丞相您要是想迁都的话,势必会给百姓带来很大麻烦,后果不堪设想啊!”

    董卓彻底被搞崩溃了,怎么一个个都这么磨叽:“哼!我为的是天下大计考虑,哪里管得上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反对无效!你们既然都这么啰嗦,那就别干了!”当天就把杨彪、黄琬和荀爽的职位给撤了!

    董卓以为这下大家都不敢说话了……但是还没有完!散会后他刚准备坐车回家呢,又来俩人——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如果你记性好的话,就会发现,这两位好像挺熟——对,董卓当初搞废立的时候,袁绍一气之下跑渤海去了,就是问的他俩然后才给袁绍封的渤海太守!

    一看这俩人又来阻挡他的逃亡计划,董卓彻底火了:“哼!我当初就是因为听了你们两个,给袁绍封了个官当,结果他立马就反了,看来你们八成是一伙的!今天还敢来挡我的驾?!”说完直接让人拉出去砍了了事。然后正式下迁都令,并责令来日便出发,任何人不准反对!!!

    反对意见被强制镇压下去了,这下可以西逃了。别忙,董卓临走之前,还要大肆地敛一把。还是这个李儒给出的主意。他告诉董卓说,“雒阳城里的有钱人很多,临走之前不能白白放过他们呀!咋办呢?您这样:就说他们是袁绍一伙的,然后把他们搞掉,顺带抄他们的家,就能弄一大笔钱了!”——完了!这真是一伙丧尽天良的土匪啊!——董卓按这方法办了,还真搞到不少钱财。

    忙完了这些,终于可以出发了。李傕、郭汜这伙董卓手下的爪牙,强行掳掠几百万雒阳的百姓移民长安,而且把百姓和士兵编在一块儿,便于监押,防止逃脱,光死在路上的百姓就数以万计。更可恨的是,董卓的士兵可以随意*百姓的妻女,随意抢夺百姓的财物和粮食;如果你一个不小心走得稍微慢了一点儿,后面立马有三千恶狠狠的士兵拿着武器在催促,杀人就跟切菜一样随便。一时间搞得队伍里哭天喊地,震动四野。——狗日的还是人不?!!

    另外,董卓一伙在逃亡前,还没忘了让人四处放火!火势汹涌,到处乱窜,很快就把雒阳城里原来的宫殿、宗庙连同居民的房屋烧成了一片瓦砾焦土。

    还有比这更冷血的,他们连死人都不放过!吕布还亲自带领队伍去挖了东汉皇陵,把前朝那些皇帝和后妃的墓穴里的金银财宝挖出来拿走;上行下效,其他的军士也看样子,趁机把原来雒阳的官员、富户的坟墓给盗得是一塌糊涂。这样得来的财富居然装了几千余车!!!

    董卓走了,皇帝、后妃等也被他强势劫走了,连百姓都被他给强制移民了。留给雒阳的,到处是一片火海和黑烟;在这里,没有人烟,没有鸡犬,没有鸟兽,没有房屋——几天前还繁华一片的都城立马变成了一片足够恐怖的大荒地。

    再说董卓底下奉命守汜水关的赵岑,一看老板杀人越货,早跑得一干二净了;那我还拼死拼活守着干嘛?一咬牙,跑出去投降了。孙坚大队人马得以长驱直入。

    虎牢关那边,由于人都跟着董卓西撤了,根本就是一座空城了!刘备、关、张作为前驱部队率先杀进了虎牢关,随后加盟代表的部队也陆续放进了关内。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奋勇前进:雒阳!

    孙坚路近,到的早。一看昔日的雒阳居然变成了这个样子,到处一片火海;趁其他人还没到,他先派出义务消防队扑灭了大火。一会儿时间,大家都陆续到了,分别在腾出来的荒地上安营扎寨,盟军各部陆续都安置了下来。

    曹*是个急性子,他一安顿好立马就跑来见袁绍:“现在董卓老儿向西逃亡,我们正好可以乘胜追击一网打尽;您怎么按兵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