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巅峰对决 (第3/3页)
错!要说这吕布的身手那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两虎对一蛟,二爷和三爷联手跟吕布pk,三个人又打了三十多个回合,还是打不倒吕布。
旁边老大刘备一看也急了,他也挺着双股剑骑着黄鬃马加入了战斗行列。这下战斗格局是三比一了,吕布再有能耐也不能一个人打三个人,而且这三个人还不是一般对手啊!但就是这样,吕布还能勉强支撑得住,他三个围着吕布一个,就跟走马灯一样转着格斗,远处包括公孙瓒在内的八位代表都惊呆了耶!!
吕布终于支撑不住了,准备要跑了。他故意朝着刘备虚刺上一戟,刘备肯定得躲啊,吕布就趁着这个空荡,立马冲出这哥仨的包围撒丫子的跑。那三个也不肯轻易放过吕布,都舍了命的来追;后面八位代表也乘胜挥兵掩杀,顿时喊声大震,动地惊天。吕布一直跑上了虎牢关才住脚,见了董卓还不停地擦冷汗,险,实在太险了!
这就是传说中很有名的“三英战吕布”,战斗的震撼情况堪称巅峰对决。现在有人根据这段故事的描述来推测战斗中的这四位哪个更厉害,一时间搞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搞清楚真正结论,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段精彩剪辑吧!
一开头是吕布对阵公孙瓒,俩人斗了不到十个回合,公孙瓒认输了;接下来是张飞出场单挑吕布,打了五十多回合胜负不分;再随后的是关羽也加入战斗,二对一,打了三十多回合还是不分胜负;最后是刘备的第三股力量加入才彻底打破了这种相持的平衡状态。因此,从前两场对阵我们可以简单得出结论:吕布和张飞力量基本相持,但是要注意到他在对战张飞之前体力是有损耗的,所以应该说吕布其实略胜张飞一筹。
但是到关羽加入战斗以后,他一敌二打了三十多回合还能保持平手,说明他的最大承受强度是体力有损耗的张飞加上一个精力充沛的关羽。一直到刘备再次投入战斗以后,这才超出了吕布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所以他败了。
综上所述,单就战斗本身而言,吕布在这四个人里综合素质无疑是最高的,他普通状态可以和关、张任何一人打成平手,且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为体力有损耗的张飞和完全饱满状态的关羽。——请允许我只能这么说,因为我们无法假设关、张同时投入战斗,也就是在俩人的体力都充沛的情况下吕布是否支撑得了。但无论怎样说,他还是最棒的。虽然他最后败了,那只是因为三敌一的不公平格斗所致;如果不是因为他个人品德的重大缺陷和他站错队的政治立场——他无疑是在场最值得敬佩的。
镜头再切换过来,因为吕布是反面角色,加上他确实非常人所能较量,于是我们以三敌一的刘、关、张在全体盟军将士的眼里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英雄。正是他们打破了吕布无人战胜的神话,也重新鼓舞了盟军上下的士气,并且以自己们的坚韧斗志阻挠了董卓的一战定乾坤计划,使之彻底破产。
金庸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仨人虽然用三敌一这种不公平的战斗格局打败了吕布,但因为吕布助纣为虐,是独夫,是民贼,而且三个人对战吕布的动机都是国家大义,所以他们完全符合英雄和大侠的界定和称号,而且绝对毫无异议。
再回到事态发展的本身。吕布撒腿直奔,一口气跑到了虎牢关上。后面刘、关、张拼命地追,一直追到关下,可以清晰看到上面城楼上飘动着的青罗伞盖。很明显,这是相国董卓才能用的规格。张飞知道是董卓在上面,顿时大喊:“这肯定是董卓老贼!哎呀,我们追吕布有啥意思,还不如直接逮了董卓来的爽快呢!哥几个,你们说是不是?”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张飞要上关去捉董卓,可也没问人董卓肯不肯啊!结果让人一顿弓箭和落石给赶回来了。虎牢关战役到此结束。
我前面说过,这场战役打破了吕布无人战胜的神话,重新鼓舞了盟军上下的士气;更重要的,这场战役彻底宣告了董卓一战定乾坤计划的破产。在这场战役中,董卓方面实际投入部队十五万(包括关上压阵的),盟军方面投入约十四五万(按八位代表每队一万到两三万估算),兵力大致对等;而将领的对决则是以刘、关、张三人合力对决吕布一人完胜。
这场战役以后,董卓方面已经没有足够强势的杀牌来阻挡外围盟军的进攻,最终不得不选择西向逃亡长安来躲避;而反董卓联盟在这次对决后也再没有遇到多少有力阻挡,最终在进入雒阳后一步一步走向分崩离析的瓦解态势。
最终,这场巅峰对决,同时改变了决战双方的共同命运;而这场战役中的夺目主演——刘、关、张三位一战成名,相比而言,他们才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