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 小皇帝的悲惨结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八 小皇帝的悲惨结局 (第2/3页)

对百官吼道:“这件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谁要是再敢反对,军法从事!!!”

    在场所有大臣都被董卓给镇住了,都争先恐后地说:“我们同意,我们同意!”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派对落幕之后,董卓还不放心,再问侍中(侍从官)周毖、校尉(部队长)伍琼:“你们觉得袁绍这小子一气之下跑了,他会怎么样?”

    周毖说:“袁绍盛怒之下离去,您要是把他*得狠了,他肯定会作出对您不利的事。况且他袁家四代都在中央任职,学生人气遍于四海;如果他一气之下在冀州那一带广收豪杰准备造反,山东大半可就不是您的了。所以我觉得您还是赦免了他,给他一个地方长官的头衔,让他因为被您赦免了而高兴,那样也就没事了。”

    伍琼也说:“袁绍那个人,一向是好谋无断,下不下决心;您还不如给他一个市长的官来笼络他呢!”

    董卓一听也是,就马上派人封袁绍为渤海(今河北、辽宁沿海一带)郡的太守。

    到九月初一这一天,董卓觉得时机已经彻底成熟了,就进宫去请小皇帝出面,在嘉德殿开会。文武百官都到场了。

    董卓看人到齐了,就把剑拔出来拿在手上,对大家大声说道:“当今皇上昏暗懦弱,不具备拥有天下的资格。现在有策文一篇,你们都好好听着!”

    所谓策文是董卓的秘书李儒写的,内容还是老一套:小皇帝天资不够,没有威仪,处丧期间不用心等等,反正就是坚决对不起他老爹留给他的皇帝的这个位置。陈留王刘协聪明好学等等等等……优点一大堆,皇位该由他来继承最合适。所以,出于这个考虑,我们决定废皇帝刘辩为弘农王,何太后歇菜,改奉陈留王刘协为新皇帝。

    董卓等李儒念完了这篇文章之后,还不管上面的刘辩啥反应有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立马派人把他从皇位上给拉下来,就地扒了他的龙袍,让他跪着在这儿听令。这还不算完,他又派人把何太后的衣服再扒了,等于连何太后的身份也作废了。

    突然遭到这个变故,小皇帝刘辩和何太后那是哭的稀里哗啦的啊,连旁边大臣看了都悲惨不已。

    就在这时候,又有一个人跳出来跟董卓叫板了。他是愤怒地高喊:“董卓你妈了个×!你竟敢干这样的伤天害理的事,我×你祖宗十八代!!!”然后拿着手里的笏板,直接上去就打董卓。

    董卓一看这场面,立马又暴跳如雷了:“把他给我拿下!!!”拿下一看,原来这神经病是尚书丁管。董卓也没二话,立即拉出去砍了!

    这丁管还真有节气,到死都没服软,依旧是骂不绝口。

    看到这儿我是深深地怀疑这个人的动机。按说你要是反对的话,前两次宴会上你完全可以出头,可是前两次你都怂着不出来,包括董卓连警告带威胁的最后一次。现在人家这事都办成了,你又跳出来砸一梭子,这算什么事!

    而且那时候反对的话说不定还可以留着一条小命,这时候你再反对,那就是*裸的找死。不排除他以前是准备接受这个现实刚才突然又被小皇帝和何太后的悲伤劲给传染到了忍不住又跳出来,但是无论怎样说这个举动都是极不明智的。有很大作秀的成分在里头。

    好了,该死的人也死了,该下台的人也下台了。这下果断该刘协出场了!

    在董卓的胁迫下,原陈留王刘协战战兢兢地走上龙椅接受了皇帝这个位置。等大臣们都行完了礼,董卓再下命令把何太后和弘农王(前皇帝刘辩)以及刘辩的妃子唐氏拉往永安宫去住,并且封锁宫门,严禁大臣们前去探望。这就彻底把这仨人给软禁了。

    可怜我们这位汉朝历史上的后少帝,四月才仓促登基,到九月就被人立马撵下台,可真够凄凉的。

    而董卓选定的那一位陈留王刘协,表字叫伯和,是他老爹刘宏的中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愍帝(曹魏方面另谥“献帝”。鉴于本书是持复兴汉室的这一立场和思路写的,遂不采用这个众所周知的谥号,而改用刘备方面给他定的这个谥号“愍帝”。)

    刘协这时候才九岁。由陈留王当上皇帝以后,改年号初平,并创造性地封董卓为相国(丞相),位置在汉朝原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之上,并且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

    我们知道汉朝礼仪皇帝上朝的时候大臣叩拜前要自述自己的名字和官职,并且上朝的时候要小步快走以示恭敬,而且不能佩戴武器(剑)、穿着木屐上殿。这都是铁定的规矩。现在董卓享有的这三个特权完全突破了这个铁律,真的是威势不是一般的大。而同时,这三个特权也就决定了董卓必然要走上篡权夺位的道路了。不信?曾记否?当初的王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董卓当了相国,掌握汉朝公司的绝对股份之后,他的秘书李儒就劝他要任用一些社会名流,来收买一些人望。领导那么办,下面的肯定得凑着热闹,很快的,蔡邕就被人给推荐上来了。(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董卓一看还真是个名流,就派人征他出来做官。蔡邕因为深深地鄙视董卓的为人,是坚决不来。董卓也火了(只是演戏吓唬蔡邕的):“你要是再不来的话,我灭了你的族!”读书人胆子小,蔡邕一听这话,立马节气也不顾了,赶紧屁颠屁颠地跑来了。董卓一看,这才高兴了,还是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