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县里来了个大忽悠 (第2/3页)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刘备的事业才刚算有点着落,这边坏事立马就来了——到安喜县还没四个月呢,上头又出新政策了:以前破黄巾的时候有功劳后来做了地方官吏的应该给淘汰,刘备八成就在这一批人当中。(十大恶人下手果然够狠。)
不过担忧归担忧,政策是一回事,什么时候淘汰却是另一回事。就算政府要来淘汰刘备,还指不定是哪年哪月呢,先干着再说吧。
人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你命背的时候,那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个时候,上头又派来一个下乡检查工作的(督邮)来到了安喜县。
话说这个督邮是个什么来头?就一草包检查工作的,可能是上面有腿,找个后门谋了这个一个差事,下乡去就作威作福,到处敲诈勒索。典型的大忽悠一个!
但甭管人家是不是大忽悠,人来了你总还得接待着。刘备亲自出城去迎接。跑到督邮跟前去给上宪施礼,没想到这督邮仅仅挥着鞭子指画着回答。这可是严重缺乏风度,同时也是极不礼貌的表现啊!关羽、张飞立马忍不住了,不过好歹还没发作。
到了县招待所(馆驿)以后,这督邮是南面高坐,刘备呢,躬身侍立在阶下。
我们知道在古代,座次方面南面是最尊贵的,表示相应的身份和等级,这次序不能乱。按理说督邮是上司,坐南面就坐南面呗。问题是刘备在底下站着侍立呢,这可就出问题了。按常理就算上司来检查,我也是一正县级干部啊,只有陪坐,没有侍立在阶下的待遇呀!你看这督邮,是南面高坐,然后刘备还得恭恭敬敬地在底下站着伺候着,这是政府公务员还是你家佣人呀?这也太傲慢太不拿人当回事了吧?
不过刘备度量大,还能忍,咱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
人都站好长时间了,督邮才缓缓开腔:“刘局长是啥出身啊?”
刘备摸不清领导的意思,只好回答:“我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的后代。我响应政府号召,从涿县开始剿捕黄巾贼,打了差不多三十多仗,还算是有点功劳,才给封了这么一个小官。”
没想到刘备一句话刚说完,督邮那边立马火了:“啥啥啥?你说你是宗亲?扯什么淡呢?!谁给你这么大胆子冒充皇亲虚报功劳啊?!还反了你了?实话告诉你,现在朝廷明令要淘汰掉的,就是你这等贪官污吏!”
这下刘备彻底懵了,我怎么了一下子惹领导发这么大火?我这……我说的都是实话啊!怎么就成贪官污吏了?……接下来刘备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好赶紧告辞退了出来。
回来一问县吏,才知道原来督邮这样故意发火,是想勒索刘备给他贿赂的。刘备很无奈:我跟百姓一向秋毫无犯,我从哪儿弄这笔贿赂给他去?
刘备是想了一夜不知道怎么应付这督邮。结果第二天还没想好呢,督邮那边先不干了。他等了这半天还不见刘备拿钱来给他,实在忍不住了(都怪刘备不识相,没办法),就下命令把刘备手下的县吏一个个提他那儿去,严刑勒令这些县吏指控刘备祸害良民。这不就是栽赃么!问题是还是通过严刑拷打*人栽赃,这督邮脸皮够厚的撒!刘备好几次想去为这些县吏求情,都被督邮让人给拦着了,在这些县吏没招前不准放刘备进来!
话说这张飞这天有点气不顺,喝了几杯闷酒,骑马正从县招待所旁边经过呢,看见五六十个老人都在这招待所门口哭呢!张飞觉得纳闷,就下去问这些老人。老人们都说:唉!督邮用刑*县吏们招供,准备栽赃刘局长贪污;我们听说这事都在求情,没想到不但不放我们进去,还被看门的打了一顿!你看这……让我们找那儿说理去?
张飞一听,肚子里那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气的那叫一个怒发冲冠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