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 最后的战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五 最后的战火 (第3/3页)

扎下营寨,准备攻打。正准备打呢,正东面又一对人马来了。

    来者何人?这边还没问呢,那边就先搭腔了:“俺是孙坚孙文台!”

    孙坚何人?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据说是孙武子的后代。先看长相,长得那是广额阔面(大脸),虎背熊腰。

    我前边说了,每位英雄的出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孙坚十七岁那年,跟他爹一起去钱塘(今浙江杭州)贩货,看见那边十来个海盗打劫过往客商的财物,拿到岸上分赃。按我们一般人,看到这情况,没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跑路呗!别让那伙贼又盯上咱!但是孙坚不这样。他看了一会儿,偷偷跑过去跟他爹说:“爹,你看,这伙贼人我可以逮住。(够霸气吧?)”他爹还没反应过来呢,立马拎把大刀就跳到岸上去了,一上去立马吼一嗓子:“都干嘛呢?!把东西放下!!再不放我就不客气了!”那些海盗哪见过这阵势啊,还以为官兵来了呢,马上扔下东西跑路了。这还不算完,孙坚还赶上去杀了一个正在跑路的贼。(死的够冤枉!不过也不能怪别人,玩海盗呢就这素质,不被人砍死才怪!)

    因为这件事,全市县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了,马上就被举荐为部队长(校尉)。後来会稽郡那边有个叫许昌的人造反,自封“阳明皇帝”,跟他一块儿造反有好几万人。孙坚跟市武警队大队长(郡司马)一合计,当即招了一千多人当兵,跟政府军队一块儿打,直接把这个所谓许昌和他儿子许韶给砍了。刺史臧旻一看,这了不得呀!就上报政府,给孙坚升了一个盐渎丞(今山东盐城副县长),不久又调到盱眙(今江苏盱眙)、下邳(今江苏睢宁)当副县长。这阵子碰上黄巾军造反,他也坐不住了,就把乡里能打仗的少年商旅啊啥的都聚集起来,另外还领着淮泗一带一千五百多正规军,前来这边接应来的。

    这边朱儁正愁没人手呢,来了正好,帮我破贼吧。便马上让孙坚打南门,刘备你带你那一伙人去打北门,朱儁打南门。还剩下一门呢,对了,东门。留东门让那伙黄巾贼逃逸。孙坚果然不是盖的,一马当先登上城楼,砍了二十多个贼寇,其他的全都跑路了。赵弘一看被人欺负了,立马冲出来直取孙坚。孙坚更狠,在城楼上直接把赵弘的武器给缴了械了(飞身夺弘槊),然後一枪给戳下马来了。杀死赵弘後,又夺了他的马,来回折腾撵着黄巾贼杀。

    那边孙仲带着一伙人正往北门外面跑呢,正好碰见刘备了,黄巾方面不敢接战(都忙着跑路呢!),被刘备张弓一箭,正中孙仲。这下孙仲也死了。(看来皇叔箭术不错呀!)朱儁趁势带着人马大肆掩杀,一直能砍一万多人,其他投降的更是不计其数。(总共才几万人啊?)这仗以后,南阳这一带十几个郡都平定了。——这下彻底大功告成,可以歇菜了!

    至此,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就这样收场了。张角兄弟的造反事业不仅没有获得一本万利的效果,自家性命反倒搭进去了,成了别人升官发财的好机会。我们回头看看这一造反发家运动:最初靠是的利用邪教到处煽动忽悠(太平道)取得群众基础,起事靠的是派马甲在墙上乱涂乱画来忽悠大家上贼船,打仗是菜鸟一堆,临死了还要挣扎一下(赵弘等人)。全国除了黄巾党以外,响应者寥寥无几。所以不是说谁都可以干造反这一行,造反也是需要极大天赋和机遇的。如果把握不好这一点,很可能就会成为历史的炮灰。

    最后一仗干完以后,朱儁回雒阳复命,被封为车骑将军,另加河南省长(河南尹)。朱儁也挺仗义,自己得好处仍不忘战友的份,上书报告说孙坚、刘备也有功劳。孙坚有后门,人情熟,上头很快给封了一个别部司马上任去了。只剩下没有人情没有后门的刘备,等啊等,一直等到花儿都谢了,还没有消息。哥仨就很郁闷,在街上随便乱逛打发时间。正走呢,碰到郎中张钧的座驾了,刘备马上跑去跟张钧叙述了一番自己的功劳,啊你看我,多么多么不容易,我是怎么剿贼啊,又怎么破贼啊,说了一遍。(刘备果然抓得住机会!就该这样的。)张钧一听,这么大功劳还没封上官?不应该啊!你先别急,哪儿也别去,就搁这儿等着,我马上回去给你问问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