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四 五路进兵策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十四 五路进兵策略 (第3/3页)

  这番奇谋一出,休说孙权那边细细思量,觉得当真是值得一拼的千古奇谋;便是朝堂上扎堆而立的吕蒙、黄盖、程普,甚至文官集团的张昭、顾雍等人,都不觉为之一震,纷纷表示愿举双手赞成!

    果然,一瞬之间,端坐中央的吴国皇帝孙权猛然推案而起:“好!我大吴的兴亡,简直在此一举!徐将军你这番构想,可谓空前绝后、如有神助啊!朕意已决,就这么办!——退朝!”

    一把手作出指示了,事情就顺理成章多了。很快,奉诏前往交州的吕范、前往南海的全琮,以及前往苍梧的步骘,都分别带上金帛珠玉等物,乘着海船分头出发行动了,并且互相约定好会师的日期,准备同时并举。(这是外三路的分派情况。)

    剩下的两路,孙权则下诏由老将黄盖、太傅张昭、丞相顾雍等人,辅助太子孙亮守卫国都建业,着徐盛率韩当、周泰、蒋钦、朱然、孙恒等五位将官,以及所有水陆步兵五万大军,由秣陵关出发,直攻夏口。

    ——顺带说一句,由于那位千里来降的骑兵一把手张绣老兄已在此前病死了,他属下的所有骑兵,便自然而然地作为集体财产,一并打包转让给了徐盛统管。

    非惟如此,按照徐盛之前的部署,吴国皇帝孙权还亲自移跸,带着吕蒙、丁奉、凌统、杜袭、孙韶等一班将官往赴鄱阳湖去搞阅兵计划。这实在不要很久,大概四五天的功夫,一行人便从建业浩浩荡荡地赶到了鄱阳湖。鄱阳的水军将官自然全部跪地接驾。

    孙权出巡,一路自然神马龙凤日月旌旗、金瓜斧钺、銮舆仪仗的排场不断。(皇帝的一贯做派。)到了水军的中军坐舰上,上将军吕蒙亲率所有将官序齿参拜(这是礼节,免不得的)。孙权倒也客气,只挥了挥手让众将分坐两边,然后才开金口训话了:“汉主刘备,枭雄一个,这点你们是知道的。这些年来,你们也看到了,他如日初升,往西并了益州,往东收复了关陇一带,往北甚至连并州都打下了。他本人乃至他治下的汉朝,可谓气焰嚣张,不可向迩。”

    “而相对应的,在跟汉国对峙的同时,魏国方面却在河洛一带接连吃败仗,最后造成的一个惨淡结果竟是洛阳、新安尚且朝不保夕!——大伙儿想想,所谓唇亡齿寒,我估摸着他们曹家的江山要是垮了,这倒楣蛋自然就要轮到朕了。因此,万不得已之下,为了自卫,更为了复仇,朕才做出了发兵前向的打算。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说的那么可怜……不就是为了鼓舞士气么!)”

    “之前的战事你们想也清楚,吕蒙、徐盛等人,在江汉之间跟敌人血战数月,最终却一败涂地,接连丧失了我江夏、夏口。当然这件事不怪他们。只是一想起那么多三吴壮士为了国家而肝脑涂地,朕这个皇帝就惭愧的慌啊!”

    见众人纷纷低头,尤其吕蒙、徐盛的脸早已通红一片,孙权才陡然提高了声音:“不过事已至此,这世界上也没的后悔药吃。还得向前看。我现在要告诉你们一句话:大仇不可以不报,生死存亡不可以不防!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幸免于难!你们都是我大吴久经考验的忠贞良将,政治军事素质过硬,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明白这个道理,俾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国家,为朕分忧!”

    这番慷慨激昂的动员令一下,全场的士气全被激发出来了。大伙儿异口同声,一齐高喊着愿“奋勇杀敌,报效国家”。孙权见自己的感人讲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自然也是喜悦无限,马上就地传诏,由上将军、大都督吕蒙负责督饬众将,带水军五万,直取江夏!孙权本尊则驻跸九江,遥相声援。

    很显然,一切忽悠言谈都没有生死利益来的直接。孙权乃至整个吴国的这次声势浩大的发兵行动,固然是由于曹魏一方的忽悠拉拢所致;但唇亡齿寒的局势所限,一强两弱的情形所*,也唯有奋勇出击,率先发难,最好在战略决策上给予敌人以致命一击,将它彻底打残打瘫,潜在的危机才能解除,自己们也不至于被汉朝统一解放。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利益问题。

    但不管如何,在孙权的亲自动员下,整个吴国上至将官、下至百姓,他们的士气和力量已经被鼓舞起来了,发兵自卫已经成了大势所趋。面对这咄咄*人的五路进兵,外加曹魏方面的所谓三路反攻,我们的大汉朝又该如何应对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