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再烧一把火 (第3/3页)
边根本猝不及防,马云騄的骑兵一到,整个营的人立马四散跑路了。到这里,这位女将还不罢休,她干脆发扬上面的火攻精神,再度在蒋钦的营盘中烧了把大火。当火苗窜起来的时候,东吴的士兵立马乱套了!
而这边,赵云等人也是越打越有精神,吴兵根本无招架之力,只能节节败退。关键时刻,马云騄如同鬼神莫测的游龙一般,从蒋钦的营盘中杀出,竟又朝着徐盛的营盘窜进去了!
这下彻底没办法了。所谓“一军得势,万众如龙”,在赵云夫妇的两面夹击下,徐盛等人顾此失彼,只好果断放弃石阳,由孙韶继续保护着韩当、周泰两位一齐往后撤退。
吴兵一撤,汉军再度奋勇追杀,弄得这伙东吴人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光沿途陷落进湖泊、沼泽等处丢了性命的,就已然无法计数。一直奔到夏口,大都督吕蒙亲自带人出来迎接,徐盛等人才勉强进城。(真他娘的窝囊!)
到夏口以后,吕蒙亲自吩咐将受了重伤的两位大佬用船只送回九江进行疗养。随即是徐盛、甘宁两位上前,向这位大都督跪地请罪。吕蒙并不糊涂,他双手扶起这两位出生入死的将军:“快别这样!你们两位出生入死,跟敌人血战了将近一个月;现在这个结果,分明是敌人实力太强所致,哪里是你们的过错呢!”
听吕蒙这样说,两人这才感激无限,抹着眼泪向吕蒙道谢。吕蒙的脸色很是黯然,他长叹一口气:“唉!最近一月以来,赵云乘着连战连胜的势头,一路进*,似乎非要打下夏口不可。可惜现在石阳已失,我们在夏口根本无险可守;而敌人的水军又近在咫尺——要是他们水陆夹攻,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此话一出,全场默然,徐盛、甘宁不禁低下头去。
吕蒙喘了口气,又无奈地开腔了:“很伤感,十分伤感。现在我们军威已挫,斗志根本降成了0,再要跟他们对拼,简直难上加难!——罢罢罢,我们还是放弃夏口,先让骑兵返回秣陵关去驻扎;然后步兵登舟,顺流向东往九江驻扎;由水军在后面断后,一面烧掉夏口,也算给敌人扔下一个烂摊子。——你们说呢?”
显然,吕蒙的话分明是让全军丢弃阵地撤退的意思,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可有什么办法呢!因此,徐盛、甘宁只好答应:“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乎,在一番布置调拨下,东吴人的骑兵果然先行开拔,往秣陵方向撤退。等骑兵走了一天以后,吕蒙再秘密下令水军伺机迎敌,步兵则全部乘夜上船,即时开船,往九江出发——随之一同显现出来的,是夏口城中高高腾起的浓烟和巨大火苗。(火光真是无处不在!可惜前两次是主动攻击,这次却是被迫焚毁。)
或许这时有人问了,说赵云那边为啥不趁机攻城呢,难道他就没看出一点苗头吗?原来,事有蹊跷——赵云因为从州陵叛变事件发生以来,士兵们便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征战中,尽管节节胜利,可士兵们毕竟是人,需要休养,便暂时给他们放假休息了。而另一面,他又吩咐向宠前去督率水军,准备约期进攻;可这个时候,吕蒙却已经逃之夭夭了!
逃跑了,是胜利,也是遗憾。没奈何,赵云只好挥兵进城,先照例是一番救火事宜,然后安抚民众;对于败逃的吴兵,赵云也不穷加追击,只是吩咐向宠将战船分批停泊在沿江上下游的位置,并令严寿、刘封两位带两万人,严格把守住夏口的位置,跟对面的江夏隔江声援,水陆联合。一时间倒也弄得声势浩大,非凡无比。
这是胜利者的光耀,也是威武之师的殊荣!——待一切都已功成名就之后,徐庶便带领着关平、周仓两位,全军回屯南阳(静悄悄的来,又静悄悄的的去);而赵云夫妻也安顿好一切,动身回陪都荆州,向皇帝刘备报功。
刘备在接到赵云的捷报后,不胜欢悦;大喜之余,这位老皇帝又一次不顾尊仪,亲率文武官员出城三十里进行迎接。赵云夫妻受宠若惊,连忙跪倒在路边参谒。
此刻的刘备显得十分可亲,他高兴地扶起两人,连连感叹:“吕蒙、徐盛这伙人,一贯是他们东吴的名将;这次竟然全败在我们赵将军的手里,看来我们汉室中兴的日子确乎不远了!”赵云夫妻诚惶诚恐,逊谢不迭。
就这样,所以人一齐进城回返内宫。刘备亲自在金銮殿内摆下御宴,为赵云夫妇庆功,并坚推赵云坐首席。——盛世皇宴,巍巍天宠,这一场专门为他举办的国家级宴会,对从愍帝刘协那时候起便死心塌地跟着刘备效劳的赵云而言,简直是莫大荣光!
还好赵云本人十分有涵养,面对刘备的殷殷庆功,他顿时吐出来一句豪气万丈的话:“不劳陛下费力!假若微臣有功,那么请日后我军彻底荡平了三吴之地,海内一宇;到那时,您再好好赏赐我吧!”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赵云这句颇似前人的铿锵言语,再次将那种从孝武皇帝那时,由大败匈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那里所传下来的大公无私,全力为国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怎不让皇帝刘备为之欣然满怀呢!
那一刻,仿佛山河为之鸣音,天地为之感泣!热血男儿,十载报国,宠辱不惊,矢志王事,这种大将风范,颇值得我们为之鼓舞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