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移跸,向大前方迈进 (第3/3页)
要顺利得多。等他的金口一开,底下的许靖、法正两人便不约而同地奏报:“可以!陛下您移跸荆州,真乃是上善之策。想当年高祖(刘邦)、世祖(刘秀),也都曾亲自在大前线督阵过呢!”
“何况皇统大业这种东西,一向不能偏安于一个地方;荆州那片地方,正是四战之地,形势之区。您要是回还荆州驻跸,从内可以断绝江东方面的觊觎,从外也可以壮大我军在关辅、河洛一带的声威。综上所述,您关于移跸的圣意,是十分正确且有必要的!”
——跸:泛指帝王的车驾。说移跸就是说自己要搬到荆州去(当然实际上也就差不多相当于迁都了,只是比迁都的规模要小得多而已)。
当下刘备见两位国家元老都赞成他的这一想法,心里顿时安稳了许多。接下来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很快,刘备便颁下诏旨:从即日起,由太傅许靖、太尉法正辅佐太子刘禅留守成都,一切国家文武大政,都暂交皇太子摄行;皇帝本人近日将亲率新练好的西川汉军五万人,外加偏裨将校三十多位,顺流东下,移跸荆州!
临走那天,旌旗飘飘,甲戈环簇。法正、许靖等文武官员一齐出送到城外。刘备又将法正、许靖召到近前嘱咐:“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了!当年高皇帝打天下的时候,有萧何留守关中,贮蓄军队,囤积粮食;光武皇帝之时,又有寇恂坐镇河内,剿捕盗贼,安抚民众。你们俩好好干,争取跟他们齐名并肩!”
两位大佬再拜叩首:“放心,这里就交给臣等了!只愿陛下您能够上承高祖、世祖的宏业,再度兴复汉室;臣等一定竭尽全力、死而后已,也要保陛下进有所资,后无反顾(不会因放心不下后方而徘徊失措)。”
随后,刘备又交代其他文武官员务必要同心协力,安靖地方。所有官员齐声答应,一齐叩拜。一切都交代完备后,刘备这才告别众官,登上御辇开始启程;而太子刘禅也便跟法正、许靖等人一道返回成都,遵诏处理所有事务。
其实刘备的嘱托是没错的:法正、许靖都是西川的名士,是国家大佬;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的都颇有见地,干事情也都很得方法,让他们处理后方事务正所得宜。刘备移跸后,法正、许靖一道联合,办了好多有益国计民生的大事,如反腐惩贪(澄清吏治)、改善民生、储备军需物资、周转前线运输等等。
有贤臣辅佐,那位监理国政的皇太子刘禅只需要点个头签个字就行了;西川这片乐土照样文武同心,军民安乐,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还得看刘备移跸的事。话说刘备自从下定决心搬家,告辞众人启程以来,几万大军一路疾驰,很快便到了白水关上;而关下也早已备好了几丈高的龙船等候。(也就是说,从这里起,便可以走水路通往荆州了!)
刘备昂然下船,往正中坐定;周围遍插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銮簇拥,光耀射目,满衬着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颗不老的凌云壮志。有主如是,这是大汉的福气,也将是全天下人的福气;因为他将很快督率所有汉军统一全国,还分裂割据的天下于安宁祥和,再造一个强盛繁荣的大汉王朝。
话扯多了。话说刘备一行坐着龙舟、战船,顺流东下,所谓“千里江陵一日还”,没几天便到达了目的地荆州(江陵)。皇帝驾临,荆州牧刘琦、副署马良早已搭建好临时行宫,并率一班荆州的文武僚属,出城跪迎。刘备满面春风,宣诏平身回城。
进城后没几天,皇帝刘备又接连派遣使者,带着御赐的羊、酒、金帛,分头前往,去犒赏各处的前敌将士;并诏谕前敌将官,不用专门前来上表答谢,也不许派专人前来拜谒,一切军务照常进行。
至于刘备从成都带过来的那方面新军,旨意安排是让他们暂时分块驻扎在城外,先休息几天,等候出发开往前线的命令。——到现在为止,刘备的移跸计划也就完全实施成功了;荆州迎来了新的光彩,这座四战之城也顿时成了大汉帝国新的战时陪都。
这是在大汉章武三年(伪魏始康四年,伪吴黄龙二年)冬十二月。
这次移跸,对刘备而言,其实也就是迁都;因为他此后根本再没回过成都。而自建安十五年开始离开荆州打西川,到现在再度回驻这座城池,刘备跟荆州的别离,也已足足隔了28年!
当初他踌躇壮志地离开,是为了打下西川开辟更大的根据地;现在他满面春风地回来,又是为了坐镇中枢,督率前线以早日完成统一大业。一切似乎都没有变。
唯一不同的,那时候他还是乱世大汉、孝愍皇帝刘协手下的臣子,顶多挂个“皇叔、大司马、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荆州牧”的头衔,再回首,他已经成了新生帝国的主宰,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那时的他眉宇间还透露着些许年轻,现在他已进入暮年。——物是人非,何可言尽!
不过幸好,岁月增添,韶华逝去,那颗永恒的英雄心不老。这,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