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我善调虎离山 (第2/3页)
劲骚扰得曹洪不得安宁,一旦曹洪与之战斗,二将立马又往后撤了。
一连三次,激得曹洪最后一点精神定力彻底崩溃了!他暴怒着哇哇大叫,发誓非要把这伙烦人的汉军杀尽不可,并且下令没完成任务之前不准收兵,任何人劝谏也没用。——这一下就真真切切中了庞统的调虎离山计,也把自己的归路给断绝了!
(调虎离山:(锦囊)巧妙地将目标诱离原来坚固的防地,然后趁机进行出击,达到夺取目标防地的效果。“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三十六计》)
关兴、张苞再次激得曹洪赶了上来,两人心里都窃喜不已;他们一面拒力抵抗,一面有计划地往后败退。曹洪丝毫没有察觉,就在这种两相争持下,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离开郏县三十多里路了!
三十多里。这个距离,对奉命屯兵陆浑(今河南汝阳),随时等待进攻郏县的马超等人而言,显然已经足够了。——就在刚才曹洪拼命追赶的同时,马超的骑兵已经悄悄拔队起程,他们沿着小路,迅速来到了郏县附近。
在打听到曹洪追赶二将已然去远了的消息后,马超笑了。他故意命令文鸯带着自己底下投降过来的那部分人(以前本就是魏国士兵,乔装起来也方便),化妆成魏兵模样先行开路,蒙混过关。
这一招效果极佳:到黄昏的时候,文鸯的人终于到城底下了。城上面的魏兵看见下面穿着同样军服的弟兄,还以为曹洪本尊得胜归来了,根本就没做任何防备!
一直等文鸯的人到了城门口,守城士兵才看出点不对劲,急忙喊叫关门——可已经来不及了。文鸯在前头一马当先,早冲上去手起枪落,一下便戳死了十几个不长眼的;后面的汉军骑兵更是一拥而进。没办法,城已经快保不住了!
事态紧急。奉命守卫城池的毋丘俭得到消息,也顾不得追究责任了,赶紧保卫城池要紧!他迅速带领士兵,与文鸯的人在内城展开激烈巷战。(看来他倒是的确想与城池共存亡!)在主将的鼓励下,守城的魏兵一层一层地扑了上来,打都打不退。
那场面,真的无法用一两句语言来描述。史载,当时的情形是,“城内魏兵皆攀(上屋)檐,以瓦石相掷击(汉军)。(文)鸯奋勇冲突,左右无挡之者;复督率军士,短兵巷战。少时,(马)超军至,以大兵涌城中,四面焚火;烛光冲天,哭声震地。城中有奸民者,亦伺隙劫掠不止。”
一直到三更时分,大势已去,毋丘俭实在招架不住了,这才招呼士兵们跟他一起开城跑路。马超因为正处黑夜,加之毋丘俭又算得上是位能将,不敢过分穷追,只组织士兵组成临时“消防队”,扑灭城中的余火;一面安抚居民百姓,占着城池据险等候曹洪。
到这里,庞统的调虎离山计已经完全生效,郏县已经被汉军胜利拿下了!
败逃的毋丘俭在脱离危险后,匆忙检点士兵,还不算太糟,手下尚有七千多人。毋丘俭也果真是个汉子,事到如今,他的第一反应仍是命令士兵开赴前敌,俾能跟曹洪的军队合兵一处。
这个时候,恰好跑远了的曹洪总算得到了点警报,他这才后悔不迭,连关兴、张苞也顾不上了,赶紧火速回援。就这样,曹洪且战且进,看看马上就要跟毋丘俭接近了。毋丘俭发觉后面的汉军一个劲追赶曹洪,反倒心生一计,他大声激励士兵们:“郏县我们已经丢了,可汉军还是无休止地追杀我们。你们要是再不死战,我们这些人就全没有活路了!”
一声鼓励下,魏兵齐声答应。毋丘俭一看士气上来了,心中暗喜,赶紧将军队分成两翼,先让过曹洪的败兵,然后尽力向汉军队伍横冲过来。
兵法云出其不意,毋丘俭这招显然是关兴、张苞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见到落败的魏兵突然这么生猛,两人反倒大吃一惊,赶紧联合迎战这位半路冲出的程咬金(毋丘俭)。见自己一方得手,曹洪也挥兵回来,尽力向后军进行冲杀。
所谓“一人拼命,万夫莫当”,这是被实践无数次验证过了的真理;何况对方还是江湖上颇有名气的大将曹洪、毋丘俭呢!狭路相逢勇者胜,魏兵人人奋勇,其结果反倒把关兴、张苞打得狼狈逃窜,一连损失了好几千人马。(轻敌在任何时候都要不得!)
打退追兵后,毋丘俭又迅速定下主张,他劝曹洪不要再去追赶关兴、张苞这股无足谓的敌军,而应该火速退兵到阳翟(今河南禹州),以抗拒马超下一波的进攻。
对于这条建议,一向武断的曹洪这次反倒虚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