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此时反攻,还来得及吗? (第2/3页)
人跟文鸯一道,带上五千骑兵,返回临汝驻扎,瞅机会准备驰援;并且不忘了通知张飞、庞统两位知道。
到这里,汉军这边布置得都差不多了,我们再把镜头切换过来,看看魏兵方面的布防情况。
话说魏国在昆阳的守将,以前是司马懿亲督,后来换了合淝的张辽过来,原因也在于魏、吴正处于结好联盟时期,基本不会发生战争,而河洛一带却已然处于吃紧状态的缘故。他自上任以来,矢志整顿军务,天天只忙训练士兵一件事,到现在为止,已经使得整个昆阳城上下壁垒一新、军民同忾。
最近得到侦探回报,说汉军方面张飞派关兴、张苞去攻郏县,黄武、崔颀去打嵩高,堵阳城中只有张飞一个光杆司令了,张辽不觉大喜。他眉头一簇,反应上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天赐良机,看来反攻有望!
想到这里,张辽马上派人知会曹洪,让他追赶关兴、张苞,务必让他俩不能回援堵阳;自己却跑去跟曹仁商量:“您注意到没?张飞的人都外出别地,堵阳空虚了!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加紧围攻堵阳。要是把堵阳搞到手,整个南阳地区都会为之震动!”
对于张辽的这一主张,曹仁也跃跃称善。于是乎,张辽下令副将文聘、满宠、陈矫等分守昆阳,自己本人跟曹仁一道,带着五万军队,风驰电掣般朝着堵阳方向赶来。——不知这一情形,堵阳的张飞造么?
说来真是万幸!正当张辽、曹仁等急急前来的时候,堵阳城里的张飞恰巧接到了马超关于张辽肯定会来攻城的通报书信。张飞气得不忿,哇哇叫着要出去迎战;庞统明于事理,他赶紧吩咐整顿城防。
俗话说,老天要不想让一个人死,那真是没办法的事。偏偏就在这时,黄武、崔颀也接到了马超的将令,收兵回到堵阳了!庞统大喜异常,马上下令让准备攻击敌人郏县的关兴、张苞部迅速撤兵,诱使曹仁去追赶,却把袭击郏县的任务转交给马超,请他带上一股轻骑兵趁机端了郏县;一面向关羽求救,一面请张飞出城扎营。
我们来看庞统的布置,这里头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如何巧妙夺取郏县的问题。在庞统看来,堵阳危急,大不了向关羽求救,到时候关、张二虎内外联合,张辽、曹仁根本不算事;而如果能在这里头再加点东西,搞一出将计就计,让敌人在不知所以中丢掉郏县——所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才是庞统要做的事!何况,夺取郏县本来就是汉军作战表上的一个原定任务呢!
看看吧,高手过招,大抵如此。他们能在前一局还没完的同时,却早已部署好下一局的算计方案,即使自己一方看起来仍处于“身陷危急”的状态中。这样做,既麻痹了敌人,又搞到了地盘,让对方不得不在懊丧恼恨之余,感慨自己之前的决策有多么愚蠢。——凤雏的智慧果然不是盖的!
好了,还是继续说故事吧。话说危急中的堵阳城按照庞统的部署布置刚毕,那边魏兵的队伍已经赶过来了,跟张飞的营盘对着下寨。敌人这是欺负到家门口了,张飞又忍不住了,马上怒叫着下令出战。
张飞这边气忿忿地,那边曹仁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一上来就提刀大喊:“张飞小子,要死要活,今天我们不妨一决高下?!”对于这种*裸的挑战,张飞一贯的态度都是用事实说话;很快,一汉一魏两位军界英豪就这样打斗在一起了。张飞斗曹仁,可以想象,那真是一场恶战。
但我们的瞩目点不在这里。别忘了,魏兵的将领来了两个人,除了此刻跟张飞打得死去活来的曹仁,还有一个始作俑者张辽老兄呢!那边张飞、曹仁两位还没打四十个回合,这边张辽马上将马鞭一挥,底下的魏兵全部一涌而上准备抢城。关键时刻,幸好有黄武、崔颀两位后辈挡住,三人对阵,又是一场混战。
打了一天,庞统觉得魏兵人数太多,估计不是对手,便果断鸣金收兵,并放弃在城外的营盘寨栅,将城外所有民房统统烧掉(这叫做不留一丝一毫可利用物给敌人),然后将所有军民迁入城内,闭关自守,等候救兵。汉军一撤,魏兵乘势将一座堵阳城团团围住,堪称水泄不通。
内困外围,一切都简单化了。城外面的张辽、曹仁发扬无往不胜之大无畏气概,亲自顶着枪林箭雨督促魏兵朝上进攻;而城里的庞统、张飞,因为存亡所系,也必抱着人与城墙共存亡的信念,督率将官尽心防备守御。(其实庞统他们未必那么煎熬,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南阳的救兵很快就会到来了!)
一连三天,魏兵还是没办法攻破城池。这时候,张辽却瞅出点门道来了,他觉得这伙汉军之所以有恃无恐、勉力支撑,一定是在等救兵!——那就得赶紧变更战略安排。张辽马上作出反应,请曹仁带三万人继续攻城,自己分两万士兵挡住从南阳方向的来路,以迎击关羽的救兵。
果不出所料。关羽接获堵阳发来的警报,留下徐庶和关平守卫南阳,自己亲自带领一万军队赶来救援。到了离堵阳十几里地的地方,只见魏兵早已排开阵势在这里等着了。关羽正在迟疑,张辽却早已纵马出阵了。
“他乡遇故知”,对关羽而言,在这里遇到这位老相识,真的不仅仅这五个字所形容的那么简单。当初在下邳城楼,是他关羽自己舍命向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