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五 躲进少室山去! (第1/3页)
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没错的,看看诸葛瞻的完美表现就知道了。——果然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儿子,一战下来,伊阙山已经被他成功拿下,马超一路进兵的道路也被他初步打开了。基因这玩意,有时候真的没办法!
不过,好事多磨,就在汉军胜利抢夺伊阙的同时,山脚下突然鼓角齐鸣,魏兵的救兵也已经开来了!眼看又是一场纷繁纠葛。什么情况?
原来,司马懿消息挺灵通,他得知马超带人去打伊阙的消息后,生怕守军不够丢失阵地,迅速将儿子司马昭调来这边增防——可兵贵神速,命运弄人,等司马昭火急火燎地赶来,伊阙已经失守了!Oh,shit!
没办法,既然已经失守,自己这趟又不能白来,那就盘算着如何反攻吧。司马昭接着败兵,一起到山下扎好营盘。一会儿工夫,负责守卫伊阙的王凌、文钦两人狼狈赶来向他请罪。
一看这俩人,司马昭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们怎么搞的?!我老爹天天跟你俩念叨:伊阙天险,屏蔽洛阳,干系非轻;你们带着那么多人,居然能轻易就将这么重要的地方弄没了!我看你俩还有啥脸面去见皇上?!——来呀,把这两位废物给我绑了,押赴洛阳,听候都督的处置!”
被一个后生辈那么教训了一通,俩人心里有点火,可伊阙也确实是他们弄丢的,这其中的干系他们也不是不清楚;俩人只好低下头去,沉默无辞,任凭小兵将他们五花大绑,拉往洛阳去领罪。
可是,青年人火气大;老爹俯首认罪,不代表儿子就能闭口无言。这个消息刚一传到文钦的儿子文鸯那里,就立马炸开了锅!文鸯是个典型的暴脾气(性如烈火),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他立即大声叫嚷:“哼!王凌把后山丢了,我老爹赶去救援,还曾为此身受重伤;他司马昭凭啥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治罪?!——这世道这王法,老子跳槽不干了!”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文鸯如此,整个营的士兵也立马跟着他一起嗷嗷叫着哗变了。文鸯达到目的,雄赳赳、气昂昂地赶上前去,追上押解老爹和王凌的囚车,将两人一起放出,然后几个人一起往伊阙投降汉军去了!
对汉军而言,反抗邪恶、弃暗投明,是好小伙,值得表扬;可对司马昭而言,劫持罪犯,投靠敌人,那就是明明白白的无耻之尤了。果然,听说消息后,司马昭怒火中烧,立马带人前来追赶,力图将这个叛徒拉回去千刀万剐。可是,打仗这种事,运气是保障,实力是关键;文鸯十分勇猛,他在后面拼死力战,结果司马昭的人倒纷纷落马。天杀的“叛徒”!
这情形,全被山上的马岱等人看得一清二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马岱赶紧给文鸯带话,让这些弃暗投明的义士先扎在半山腰,自己带兵下去接应他们。后面的司马昭再气愤,可人家有人接应,自己肯定不是对手;没办法,只好急忙收兵回营。这样,文鸯等人便顺利反水了。
反水成功,文钦父子跟王凌一道去拜见汉军的将领:马岱、关索、诸葛瞻。马岱吩咐三位先好好休息着,一面派人飞报自己的大哥马超。
没半天工夫,马超便派人送来了手令,让驸马诸葛瞻带着王凌、文钦两位返回大营,文鸯留在伊阙统领新兵。诸葛瞻接到命令,带着两位老家伙一起返回轮氏,自己先进去见领导。马超对小伙儿的这趟表现很是满意:“好小子!你这刚出去,便立下了大功,真是将门有后,基因优良!”
诸葛瞻逊谢不迭,马超又叫他将王凌、文钦两位义士带进来招呼。二将进营,上前参见,马超连忙还礼:“快别客气!你们两位能弃暗投明,真是可喜可贺!这样吧,就麻烦文将军你赶紧给你儿子(文鸯)写封信,让他带着自己那部分人跟着大部队一起进兵;我再送你去宜阳城里养伤,等伤好了再返回前线。——至于王将军,你就留在我们大营吧!”作出安排,二将匆忙谢过。
文钦毫不含糊,接到指令后,立即挥笔写好一封书信,内中向儿子仔细禅说马超的相待之恩,并告知自己将赴宜阳养伤的消息,向他传达马超的将令。随后,马超派人将文钦送到宜阳,一面送信到前线。
父命大于天,那边文鸯得到老爹的书信以后,也便踏踏实实地跟着马岱等人商量进兵的事情。——一切都很和谐,而诸葛瞻本人却被马超留在了大营,再不准上前线了。(毕竟金枝玉叶,出点岔子谁也没办法担当!)
到这里,伊阙之战告一段落,王凌、文钦、文鸯三人的“造反”事宜也尘埃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