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抢伊阙:谁说我年轻没经验 (第3/3页)
哎~我看你老兄长得气质不凡,应该是个英雄,不忍心就这样害了你,这才这样做。”——效果也是极好的:在“糖衣炮弹”的催眠下,王云早就泪眼唏嘘忘乎所以了。
一看时机成熟了,诸葛瞻才故意悠悠地说道:“我看你老兄也是条汉子,干嘛要跟着伪魏匪伪集团混,给曹*那厮卖命呢!——这样吧,你不如投降我军,归顺正义,将来一定给你个侯爷当当!”
王云不知道诸葛瞻到底有几斤重量,尚在迟疑;左右的偏将却都告诉他:“你快从了吧!告诉你,我们这位小将军可是咱大汉皇帝陛下的驸马,诸葛丞相的公子!他说封侯,一定会给你封侯的!你还不赶紧作出正确决定?”
一听这话,王云心里有底了,这才心甘情愿地下拜:“好!末将我愿意弃暗投明,改邪归正;希望您能够收纳。”诸葛瞻面带微笑,轻轻扶起:“快别这么说!你老兄肯投降,这真是我们大汉的幸运啊!只是,我还有一事要请教您:我奉马将军的命令,来抢伊阙山,你看有啥好主意?”
王云已经投诚,当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个好说。山后面两条小路,一条就是我把守的,我愿意带着大家伙儿前进,来表示我投降的诚意。”诸葛瞻再问:“那,山后面有多少人?山前又是谁把守的?”
王云坦诚相告:“山后面大概有三千多人。至于山前,由文钦把守,手下大概五千多人。文钦还好,他的儿子文鸯,臂力非常强;我们要是拿下后山,并设法把这位文鸯逮住,文钦自然就会伏地投诚了!”
听完了王云的这一番报告,诸葛瞻十分激动,不觉大喜。在鼓励嘉奖了王云一番后,诸葛瞻亲自写下书信,让人送给马超的大营,请他们等山内一起火,马上派人接应。到这里,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抢夺伊阙的幕幡也已拉开。
到了晚上,诸葛瞻故意让王云带着原来的人手在前面引路,自己带着大股汉军随后前进。结果,到了山口,守山的魏兵看见王云,还以为是自己人,愉快地将他们放了上来——殊不知,他们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大汉的勇士了!
引狼入室,结果是明显的。王云等人上了山口,诸葛瞻的军队也跟在后面陆续爬了上来,可守兵居然还莫知所以。(要死的节奏!)就这样,汉军乘势把住了山口,王云、诸葛瞻趁着星光,从山后的小路一步步攀上了山。等到了魏兵大寨,天都已经快亮了。
这个时候,诸葛瞻果断吩咐,汉军将士全体出动,在敌营旁边制造人为火灾;自己挺枪奋勇当先,第一个杀进了魏营。悲催的王凌被从睡梦中惊醒,一看势头不好,狼狈地从寨子后面爬着钻了出去,越过前山,好不容易才逃脱了一条命。但是,就在这一瞬之间,魏营上下立马火光冲天,烧成一片;所到之处,一片鬼哭狼嚎,焦头烂额之状。更杯具的,汉军还都以一当百,猛劲*人!
而就在此时,外面马岱、关索两路人马也得到了诸葛瞻的来信,生怕这位年轻气盛的驸马爷有所闪失,火速催兵来到山下进行接应。一看援兵到来,山口的汉军把旗一招,两位将领直接督兵上山,顺利无阻。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前面一阵喊杀声,马岱、关索的心紧紧悬起。
不是说汉军气盛,无比顺利么;这阵喊杀声又是咋回事?——原来,杯具的王凌逃到了前山,正好文钦带着文鸯赶来救援,迎面碰上了王云、诸葛瞻追赶王凌;文钦便接住诸葛瞻过招,文鸯来跟王云PK。诸葛瞻还好,王云压根就是个二流角色,他哪里是文鸯的对手,才十合,他就被人家一枪挑下山涧中去了!(就这样挂了,他的侯爷也当不成了。杯具的人儿啊!)
王云牺牲,文钦、文鸯父子俩便以二敌一来跟诸葛瞻对K;这父子俩都是狠茬,眼看情势有点不妙。也是上天庇佑,正在危急时刻,后面传来马岱的叫声:“驸马爷别慌,我来了!”随即挥刀上前,接住文鸯就砍。(谢天谢地!)
马岱如此,关索也在忙着催动后军,乘势对魏兵进行各种追杀剿捕。眼看马岱也打不过文鸯,关索干脆挺身而出,帮着马岱以二敌一。这也罢了,凑巧诸葛瞻也突发奇功,一枪将文钦的左胳膊戳伤了,文钦往后便撤。诸葛瞻赶来助攻文鸯,这下是三比一了。
话说文鸯虽然比较勇猛,可他也是人。当下见到老爹受伤,立马就枪法慌乱了;眼看没办法打下去了,他也只好虚掩一枪,跟老爹一起往前山败撤。马岱趁机指挥兵将往前追赶,趁势占住了前山的大营。到这里,后山、前山都到手了,奇袭伊阙的任务也完成了!
这场战斗,诸葛瞻是绝对当之无愧的主角和英雄。他虽然是初生牛犊,也被马超认为是年轻气盛,不懂情况;但他终于凭借着他的果敢和智慧,兵出奇谋胜利拿下了伊阙山,替马超初步完成了老爹诸葛亮安排下的第一步进兵策略。诸葛瞻值得赞扬。
或许,此时的他,可以扬眉吐气地说一句:谁说我年轻没经验?伊阙山便是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