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 抢伊阙:谁说我年轻没经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 抢伊阙:谁说我年轻没经验 (第2/3页)

人领三千步兵赶去接应好了。记住,一定要处处留心,不能大意,我也会带人前来接应你俩的。”

    马超倒是挺老成持重的。(没办法,干部子弟不能担风险嘛!)吩咐完毕,马岱、关索两人马上领兵出发了。随后,马超下令让马龙带八千人守住宜阳,马成带三千人依靠宜阳城沿洛水扎营,跟宜阳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声援,防止魏兵渡河攻城。安排好以后,马超本人也带着六千骑兵,朝着轮氏(今河南登封颖阳镇)方向进发,按约定接应马岱和关索。

    后续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我们再来瞩目本节要讲的“猪脚”——冒险者、总理(丞相)的儿子诸葛瞻先生。话说他带着三千士兵加上两个向导,先一步到达轮氏县,把手下的人全安顿下来,再跑去询问当地的百姓,得知魏国方面守卫伊阙的是大将王凌、文钦两人,其余山前山后要害地方,也都有魏兵把守。诸葛瞻听了默不作声,只点点头记在心里,然后走回了营寨。

    这里补充一点王凌、文钦两人的简略资料:

    王凌,男,表字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说起他老兄可不一般,是当初设计搞掉权臣董卓的那位汉朝大司徒王允的侄儿。据说他文武双全,天下无敌。李傕、郭汜杀了王允之后,他逃回了家乡隐姓埋名,后来被曹*挖了出来,聘用为他的秘书(丞相掾属)。曹*篡位建政以后,他被升为散骑常侍,领兖州刺史,爵位封宜城亭侯(巧了,当初刘备就是这爵位;搞了半天,曹老板又把他转让给王凌了)。

    文钦,表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跟皇帝曹*是老乡!)他老爹叫文稷,也是曹家店的骨干将领。他在年少的时候便以自己官二代和勇敢果断的特征而闻名于世。(谁说英雄不问出身!)后来做过很多外官兼各种杂号将军,战功无数。曹*篡位建政后,他被封为前将军,领扬州刺史,爵位为谯侯。

    ——总而言之,这两位都是魏国的实力派人物。诸葛瞻也听说过他们的大名。回到营盘,这位诸葛驸马先把向导叫过来问他们:“从这里到伊阙山,大概多远?”向导回答,大概有十多里地。

    诸葛瞻又问:“那,从伊阙后山通往前山,大概有几条道呢?”

    向导回答:“伊阙山一向幽远深邃,道路很多。从小沙河那里沿着溪流上去,绕过法华寺,出了前山就是大路。其他的小路,都是些斜坡深涧,我们虽然走过一两次,但也都记不清了。大概就这些了。”诸葛瞻点了点头,让他们退下。

    听完向导提供上来的情报,诸葛瞻陷入了沉吟。果然是聪明老爹老妈的宝贝儿子,基因优良,很快,诸葛瞻脑袋灵光一闪,便想出来一个点子!——他吩咐士兵们都暂时原地驻扎,自己却提起长枪跳上马背,带了一二十个保镖,前往伊阙进行巡哨。(所谓巡哨云云,不过在于刺探敌情而已!)

    来到伊阙山前,只见这圪垯地方果然险要,有道是:山势蜿蜒,奇峰四起,道路错杂,溪水潺湲(山高路险)。诸葛瞻停下马观看。可他早已被魏兵的潜伏侦探发现,飞报进山去了!(不过,偷偷告诉大家,这也正是这位诸葛驸马所希望的~)

    话说伊阙后山一共有大概三四千魏兵,全都是王凌所属;当时听说有敌兵前来偷窥,马上做出反应,派牙将王云带三百人冲下山来,务必将敌人逮住,不准放走一个!

    王云果然利索,接到命令,他当即拍马下山;诸葛瞻这边反应也不慢,赶紧挥军撤退。王云欺负诸葛瞻人少(只有一二十个人),哪里肯白白放弃;因此,他坚决发挥歼敌于天涯海角的优良作风,一路穷追不舍。俗话说,聪明人靠智慧,愚蠢的人靠蛮干——王云的这番穷追不舍,却恰恰中了诸葛瞻的招。

    诸葛瞻多聪明,他一看这傻子死命的追,马上反应上来要智取。于是乎,就在王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诸葛瞻偷偷拿出弓箭,一箭射去,王云便已经头重脚轻,翻身落马了!(活该。追击敌人居然忘了防备,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王云落马,诸葛瞻反败为胜,连忙纵马上前,吩咐士兵们把这货绑了。后面的三百魏军撵来,可诸葛瞻挥动手里的长枪,一连戳伤十几个人,后面的也便不敢上来了。(诸葛瞻可谓一身是胆!)打退了敌兵的追击,诸葛瞻吩咐将被伤的魏兵全部绑回,自己骑马在后面慢慢压着返回大营。

    ——原来,诸葛瞻这趟出去,就是故意引敌人出来,然后好抓几个“舌头”回来的!

    回到营盘,诸葛瞻下令给大傻哥王云松绑,并取出金疮药,亲自给他敷上,又让人拿出酒肉给他压惊。(面子工程,无一例外!)王云本来就是一个粗人,只凭着意气用事,什么原则、信仰、国家大义之类的对他而言统统都是扯淡。因此,诸葛瞻的这番举动立马便起了作用——

    王云激动又不明所以地问:“我就是个手下败将。您把我逮住,不杀我也就罢了,干嘛还这样招待呢?”诸葛瞻半恭维半忽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