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 再出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 再出兵 (第2/3页)

,尔诸将吏宜慎思所以弥乱之方,俾兆人之福,以胙汉业于重光,岂惟朕一人之荣,高祖世祖,亦与有光焉!(好好干,这事成了,大家都体面。)诸将吏其恤民疾苦,宣布德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章武三年春二月诏。”

    ——文字明白,言辞切切,不待任何多余解释。

    诏书下发到各地后,将领们的身心全部为之一振,士气更加高昂。没过几天,刘备认为大汉在关中、并州一带的防守还是略显不足,而现在将大兵全部屯集在潼关,终究不是好主意,便再次下诏,让诸葛亮的大儿子、驸马诸葛瞻(诸葛瞻娶了刘备的公主刘慧)拿着自己的诏书赶赴长安,请他老爹诸葛亮瞅准机会出兵,以定大局;并特意嘱咐要跟关羽那边互相策应。

    诸葛瞻奉旨,急忙出了成都,过汉中来到长安。传过诏旨之后,诸葛瞻赶紧上前参见老爹,以及各位叔叔伯伯。——话说这位诸葛瞻,表字思远,此刻才十六岁,长得粉面红唇,英武雄壮;他从小接受母亲黄月英的教育,文武双全,还会一些特殊技巧,这次奉旨来到长安,心里其实早就想随着军营一道效力的。

    话说诸葛亮在接到诏书以后,深感鸭梨山大,马上把所有将官召集起来开会,就接下来的出兵问题作以安排布置。从他一开始便滔滔不绝、长篇大论的分析来看,显然,对于这个问题,这阵子他已经反复思考过了:

    “自从我军接连夺取了关辅、并州地区以来,大军屯扎在潼关、上党地区也有将近一年时间了。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去年那个时候,我们的内部还没有安稳下来,军队也没能完全集结;生怕贸然进兵会出什么闪失,到时候反而丢了老本——这才迟迟没能动兵。可现在不同了!”

    “众所周知,最近皇上(刘备)发来了嘉奖诏书,荆州一带,赵云已经征发零陵、桂阳、长沙几个郡的兵力往东进攻,夺取了江夏,夏口也势在必得;同时,马岱也拉回来了从河西四郡征募的士兵,所以我们才打下了宜阳等地。就眼下的局势而言,我们的兵势已经大大超过魏兵、吴兵了!”

    “以前,魏兵因为在湖县受阻,这才占据着崤函一带的坚固关隘,挟着新安、渑池一带的险要地形,跟我们进行长期对峙;我军因为初起之锐,利于进行速战,不利于打攻坚(战),所以只严格把守坚城,严防后路,休养生息。一年多来,我军差不多已经训练休息得差不多了,也该向敌人亮出刀锋了!”

    “因此,我军在上党的兵力,可以向南攻击敌人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宜阳那边的士兵,也可以往北去打雒阳(洛阳)。事到如今,魏兵所赖以凭借的险要地方,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五分之三了;就算没有皇上的圣旨,我们也应该及时发兵,何况皇上他老人家还专门交代了的!”

    “总而言之,这次出兵,我军*有绝对胜算,敌人必将一败涂地,你们要戮力同心,共彰天讨;要是谁敢偷懒或者贪生怕死,不好好干事的,本人一概移交军法处,从严处理,绝不姑息!——都听明白了吗?”

    诸葛亮这番长篇大论,既是给下属们分析形势,更是下出兵的动员命令。将官们刚受了赏赐,亢奋劲还在;因此,一听完诸葛亮的训谕,大家伙儿全部齐声答应。

    动员誓师大会搞完了,是时候准备联络各处,正式起兵了。在联络各地将官安排任务方面,诸葛亮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他先派文书(从事)费诗拿着自己拟好的用兵方略前往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去见魏延,任命魏延为左翼主将,李严、姜维为副手,并且安排李严领前军,魏延督中军,姜维殿后;令马忠、廖立两位各带三千人在左右负责救应,全军算上骑兵、步兵共五万人,从垣县渡河,依靠邙山自我巩固,进攻目标为渑池。至于并州全境的防务,就交给王平、田畴、刘延、张嶷、张翼几位分担了。(这是左方面军。)

    还有,儿子诸葛瞻跟马成一道拿着用兵方略,赶往宜阳去见马超,任命马超为右翼主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