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参军光荣 (第3/3页)
,做主让新来的这四位小将,每人给配两千人,让他们带人开往堵阳前线效力,听后张飞指挥。关羽愉快地答应了。四位新人这才来到了堵阳。
此刻,四位小将见过张飞,又去拜见了庞统。庞统自然更加欣悦,一边向他们问候老人家安好,几个人齐声表谢。休息了几天,庞统跟张飞商量,是时候给新来的四位安排任务了。
他们的任务是在周边搞一种类似于游击战术的高机动性作战巡哨,即,每人给配三千士兵,一共分为四个小队,整编集结往堵阳四境各地去巡逻游弋;一旦遇到敌兵,第一队去迎敌,第二队负责救应,左军朝右攻击,右军朝左攻击,前军攻打敌人后面,后军攻打敌人前面,如此这般循环往复,行踪不定。
此外,敌人要是吃了败仗,一定不能穷追不舍,最大游弋范围不能超过五十里;不许骚扰百姓,不许只呆在一个地方打转,其他紧急事情自便。还有,要互相紧密联系,坚决做到“一方有难,三方支援;两方有难,两方支援”的原则,不抛弃,不放弃,协调作战,配合行动。打仗的时候多长眼色,敌强就守,敌弱就战;要是有非常强大的敌人突然到来,不准私自作战,马上回报大营。
总而言之,这四支部队已经成了一种特种兵式的部队了,他们走的完全不是大部队的路子;而由于这种作战模式十分新奇罕见,运用起来敌人也会直接摸不着头脑,效果则显而易见。——四位小将接受命令,各人带着队伍行动了。
实践证明,这种作战模式配上他们四个人才,效果还真是杠杠的。为啥这么说呢?话说南阳这块地方,本来就是他们从小生长的地方,像哪个地方有啥村子,哪个乡邑在啥地方,哪个地方有山僻小道,哪个地方地形险要等等之类问题,他们都十分清楚明白。这样,高端的作战模式加上了如指掌的地理环境,玩死魏兵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这四位领兵去后,先凑一块儿合计晚上在啥地方歇脚,明天在什么地方会面。又按照庞统的吩咐,每队用不同的旗色区分,且旗帜的颜色还时时对换,彼去此来,不绝于道,简直把游击战术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这样搞的直接效果是:在环堵阳百里以内,基本上无时无刻都可以碰到襄阳的军队。
在这样“高大上”的巡回出击下,魏兵简直弱爆了;而不知所以的他们也很快就吃了大亏!事情是这样的:
某天,退守昆阳的曹仁、曹洪、吕虔三位将领,忽然听间谍前来报知,说在城西方面发现一队打着黄旗的汉军,城东又有一支打着白旗的汉军,城南、城北也都分别有青旗、红旗汉军出现;此起彼伏,此出彼没,不知道敌人来了多少,反正一眼望去,高山峻岭之上,树林草丛之间,几乎所有人类可以达到的地方,都插着汉军的旗号!
这是要“草木皆兵”的节奏吗?
一时间,又有消息传来,说周边陆浑、舞阳两处地方已经失守,几百里以内全部风云变色,汉军已经深入腹地了!河洛一带人心大震,全都惶惶不可终日,好多人开始怀疑大魏国是不是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可能了,还有一部分人甚至天天在街上鼓吹汉室中兴论,直接否认魏国的法统所属!
三位将领如遭闷棍,各各震骇不已。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几人马上达成一致:此时的天下局势,显然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无论如何不能再拖,得赶紧往高都(今山西晋阳)去报知大魏国皇帝曹*,请他老人家定夺!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这些不知所以的魏兵魏将面前,一向所向披靡的汉军简直已经成了神;他们无往不胜,节节进*,甚至已经到了足以动摇大魏国法统的地步,天下马上就要变色了!
我想,他们在一边龟缩逃窜请求支援的同时,肯定还想过另一个问题:假如自己一方的这个所谓大魏国真的垮台,汉室再度中兴;那么,历史该如何处置他们这些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