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 谁动了我的复仇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 谁动了我的复仇计划 (第3/3页)

股力量一齐拧绳,朝着措手不及的魏兵凶神恶煞般砍去,一路乘势追杀,简直勇不可当。

    就这样,魏兵大败,一直往后跑了二十多里才勉强扎住阵脚;而这边得胜一方的马超、姜维、马岱、黄忠四位英雄,也便缓缓收兵退回关内。这一仗,后来经过曹*本人的盘点计算,魏兵居然损失了将近两万人,高级将领也死了三个(侯成、曹义、曹训)!

    曹*对此十分恼怒,他愤慨地立誓:“打不下潼关,朕坚决不回许都!”在他的慷慨号召下,魏兵又跟不怕死的小强一般掉头继续前进,重新返回原来的营盘了。(不放弃,不抛弃?)

    获悉这一消息,守潼关的士兵马上上报给黄忠、马超两位。这两位还没开口,一旁的姜维却立马开腔了:“敌人已经抓狂了,这时候出去跟他们玩命对我们没半点好处。所以,我们只能坚守,任他们在外面各种猛攻吧,等他们损失太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退回去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啊!)

    结果到了第二天,发了疯的曹*果然下令全军进攻,务必拿下潼关。但事情的发展却恰恰事与愿违——尽管所有魏军都舍生忘死地拼命往前冲,可潼关这地方本来就是天险,再加上里面的汉军阵营又有好多精兵良将,守城的方法也极其科学合理;魏兵一连强攻了三天,阵亡的将士几乎都能堆成山了,可潼关还是分毫没动!

    刘晔实在看不过去了,便跑去见曹*:“皇上,自古以来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向上仰攻还是没办法打下来——这可是兵家大忌!为了大魏的国家安全考虑,我觉得您还是赶快下诏让将士们停止进攻吧!要是关内的敌军突然冲出,我们就完蛋了!”

    曹*一看死伤人数实在太多,没办法,只好放弃自己发愤攻城的想法,下了停攻令。但不巧的是,他这一停攻,却恰恰给了关内的马超等人以有利机会,刘晔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停攻令一下,一连奋战了三天的魏兵将士们终于不用硬撑着了,大伙全都累趴下了。可是,正当他们准备好好休息一顿的时候,潼关上面突然鼓角齐鸣,随即是两路杀出的勇猛汉军!

    黄忠、姜维带领左军,马超、马岱统领右军,一齐冲出,势如破竹,朝着疲惫不堪的魏兵头上就砍。这场对决,汉军以逸待劳,而魏兵却早已累垮,胜败自然不用言说了——魏兵再度大败。马超报仇心切,纵马上前杀进中军,望着龙凤日月旗幡的位置就冲,他一定要亲手宰了曹*老贼!

    关键时刻,还是虎痴许褚上前挡住,勉强保住了曹*的性命。这个时候,黄忠又赶来大喊:“千万别放跑了曹*!”随即拍马舞刀,上前就准备活捉这位大魏皇帝;这次又幸亏曹*的好儿子——任城王曹彰,也就是当年那位“黄须儿”抢出来保护,才免了曹*一命。

    姜维、马岱可不管这么多,当即指挥弓弩手朝着溃败的魏兵没命地射去;魏兵惶惧不已,四处乱窜,最终诱发大面积踩踏事件,死者一片狼藉,不忍目睹。仗打成这样了,张郃赶紧保护着皇帝曹*往后撤退;而姜维因为自己一方兵力不足,也只好下令鸣金收兵,这一仗就到此结尾了。

    总结起来,这一仗算是曹*在篡汉称帝以来打得第一个最狼狈的战斗,魏兵上下全部亡魂丧胆,甚至连自己的御用车盖都被丢了。汉军阵营中马超最勇,姜维最牛,这两人结合起来,在潼关外面导演了一场悲壮惨烈的伏击战役;在这场战役的作用下,曹*一败涂地,狼狈不堪,也总算初步报了马超的一点仇恨吧。

    好不容易再次收住败兵回到营盘,曹*因为自己一方被人家砍了个落花流水,心里十分愤恨,马上下诏征调徐晃那方面人过来听用;派刘晔迅速返回许都,马上征集五万兖州兵,五万青州兵(加起来就是十万人),带着一齐攻打潼关,不得有误。刘晔不敢马虎,赶紧飞奔着去办了。

    接下来,曹*又下罪己诏,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低估了敌人的实力,最终导致战争一再失利的事实,对自己表示严重切责;并再度申明自己一方的决心,号召全国全军积极行动起来,保卫大魏国的领土不受侵犯。(脸皮厚!)

    非惟如此,曹*还积极督促将领们扩充士兵,谨守营盘,勉力恢复,以达到乘机再战,一雪前耻的目的。看来曹*这次的确是想玩真的了。不过,作为交战一方的最高军事统帅,他在这当中表现得越是执著,越说明其实他内心已经输不起了,这已经是他的最后一次赌注了。

    曹*的这些举动自然逃不过潼关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间谍们的耳目,很快,这个消息就被黄忠、马超、姜维、马岱四人知道了。一看曹*又在盘算着新的举动,他们也赶紧行动起来,召开前敌军事会议讨论接下来的方案。

    看来,一场新的战争又在悄然酝酿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