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 汉帝国在西川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 汉帝国在西川重生 (第2/3页)

们的话,会让百姓们寒心的呀!”

    刘备推脱:“不行。我虽然是孝景皇帝的后代,但是还没有多大德行能让老百姓满意,也就是说还没干出多大政绩来——现在又自立为皇帝的话,跟篡位窃权又有啥两样呢!不行不行!”见老板否决,诸葛亮也出来一并劝谏,无奈刘备还是坚持不答应。

    没办法,明的不行,只好玩阴的了。诸葛亮等人见刘备油盐不进,顿时想了一个好办法,装病诱范!

    很快,就传出了诸葛亮病重的消息。汉中王刘备听说之后,为了体现他体恤下属的诚意,亲自跑到诸葛亮的家里,一直到床沿边上,急切地问他:“您这是怎么了,得了什么病?”

    诸葛亮“有气无力”地回答:“唉!我心里很乱很忧虑,恐怕活不大长久了!”

    刘备再问:“你在忧虑what?”

    一连问了好几次,诸葛亮都只是推借自己病重,闭着眼睛不予回答。无奈刘备这个人挺执著,不住地问,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诸葛亮见他上钩,开始按照预期剧情上演说话了:

    “唉!我当年在我老家待着,是您把我请出来让我跟着您混,幸好一路追随您到今天,您一直还都听我的话;现在您有了荆州、益州,还有汉中这一大片广袤地盘,我当年的设想也算初步实现了,我非常欣慰。”

    “现在曹*篡位(又来了!),眼看我们大汉的社稷已经快要完蛋了,官员们都想推举您为皇帝,领导全体同志完成消灭曹魏(当然还有孙吴割据势力),来达到兴复汉室的这一大任务;不但再造了国家,也实现了我们的个人价值。可您一直推三阻四不肯答应,官员们心里都很不爽,恐怕不久都会散摊子撤了!”

    “您想想,他们都撤了,要是东吴和曹魏来找我们PK,员工们都辞职了,您拿谁来跟人家较量呢!眼看我们这些地盘就保不住了,那我们还有个毛事业!您说我能不忧虑吗?”

    刘备听了这番议论,表情很古怪;他迟疑了半天,才叹了口气说实话:“唉!实话告诉你,我不是推阻不干,只是怕天下人议论我啊!”

    诸葛亮听出老板的纠结原来在这里,当即作进一步开导:“哎,关于这方面,圣人早就说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您不同啊!您有先帝给您的玉玺和即位诏书,加上您本人又是货真价实的汉朝皇族,可谓是名正言顺——以叔叔的身份继承侄儿的事业,别人有啥好议论的?再说了,您就没听说过‘天予弗取,反受其咎’那句话吗?”

    刘备一听也有道理,实在没办法推辞了,只好含糊答应:“那行吧,等你好了再说吧。”

    可刘备哪里知道,诸葛亮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一听刘备终于表态了,诸葛亮奇迹般从床榻上一跃而起,将屏风一敲,外面的官员们竟然全都涌了进来,齐刷刷跪了一地,朝着刘备说道:“既然您已经同意,就请选择良辰吉日来干这件事!”

    刘备一看,我的妈呀,这是尚书令法正、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大舅子)、青衣侯向举、阳泉侯刘豹、秘书长(别驾)赵祚、副秘书长(治中)杨洪、议曹(掌言职)杜琼、文书(从事)张爽、礼仪祭祀官(太常卿)赖恭、宫廷宿卫长(郎中令)黄权、总文书(从事祭酒)何宗、学士尹默、皇家大学副校长(司业)谯周、大司马殷纯、偏将军张裔、皇家手工制造局长(少府)王谋、昭文博士伊籍、近侍官(从事郎)秦宓等一大堆高级官员。

    刘备顿时惊呆了:“你们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的节奏啊!”

    诸葛亮有恃无恐:“老大,您刚才明明已经答应了,那么,就请您允许我们为您建造登位坛,选择良辰吉日,登基!”——说完也不等刘备答应,当即派人把这位汉中王送回宫里,一面吩咐博士许慈、谏议郎孟光等人执掌礼仪,在成都武担山(就是刘备上次祭奠孙夫人的地方)南筑起了一座高坛。

    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