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三 还有一个明白的人 (第1/3页)
饱受各种折磨的悲催皇帝刘协死了,四百年汉朝天下也瞬间改变了颜色:一夜之间,举天下全飘着写有“魏”字的黄色旗,原来红色的汉旗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随着衣服旗色、典章制度等一系列的变更,“汉朝”这个伟大的名字似乎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沦为了过往——我是说,似乎。
这个时候,已升格为大魏国皇帝的曹*自然是很意气风发的。而江东的孙权,在听说了这一重大变故之后,也迅速派中大夫赵咨进入许都,称臣纳贡,表示自己承认并在名义上从属于大魏国。
有朋自远方来,曹*对孙权的识相程度很是满意,便下旨让他继续保持大司马的头衔,并加封他为吴王;对江南的文武官员,“中央政府”也各加封爵。赵咨拜谢回转江东,魏吴之间的联盟关系更加巩固了。
在一切都已经陷入纷繁复杂、变化莫测之际,茫茫天下似乎还有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他就是曹*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陈思王的曹植。他给曹*写了一封极其意味深长的信件,然后弃位潜逃,不知所终。只有他府里的从人捡到了他留下的一封绝笔信送给曹*。曹*大惊,赶紧打开观摩——接下来就是那封信的全文。
为了明确洞悉这位明白者内心的疑虑与纠葛,本人特意将信件整理如下,采用现代汉语的用语规范和方式,试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甘愿放弃王位而潜逃的年青士子的真面目——
爸比:在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悄然离开了。请不要试图找我。
上次您在铜雀台征求意见的时候,我知道您心里想什么,可还是站出来表达了我自己的看法;您认为哥哥说得对,斥退了我。后来您也顺利禅位登基了。现在,在我走之前,还是忍不住想跟您分析一下国家的大政事宜:
我很早就接受到您严格的教育和管束,从小发奋读书,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了解了很多以往兴衰治乱的历史。每当我翻看前代的历史,见那些当初的圣哲们往往到最后都会被人类的私心和欲念所迷惑,被那些贪功近利的臣下们所怂恿,最终走上篡权夺位的道路,让自己晚节不保,昧了初衷,我总是很痛惜。
其实我想,他们最开始抱有的那种澄清天下的志向,未必就是后来的剧情发展;正如您一样,敢说您当初刚被推举为孝廉的时候,就想着篡权夺位吗?不,肯定不是的。那么,又是什么情况导致您走上今天这一步呢!——今天的这个情况,无非使得东海边又多了几个辍耕兴叹的遗民,首阳山又多了几个采薇的兄弟——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通还有什么别的好处。
何况,我又听说,没有加倍功效和利润的事情,就不要下功夫去搞它。想想,当初您没有登基的时候,我们占据着北方的广大地盘,中原的人口全是我们的;况且您手里还握着皇帝这张宝券,手底下各方面员工特别多——可即便这样,在合淝我们还是吃了东吴人的亏,关中三辅又遭逢马超的动乱,最后连汉中也被刘备给抢去了。
还有,赵云竟然能够带着几十人就能潜伏进许都来救人,各方面的安检保卫人员都毫不知情;穆顺竟然能够把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玉玺背着往西川跑了一趟,可谓是来去自如,各处的派出所、治安人员(游徼捕盗)也都如同废物一般——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德行还不够,还不配改换天下的大征兆吗!而所谓麒麟、黄龙、甘露云云,这些人造的鬼把戏,又都算得了什么呢!
唉,您千错万错,就是不该走这一步;我曾经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您,可您就是不听——好吧,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也算了吧。
现在,您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已经做出来了,木已成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