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 王的桂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七 王的桂冠 (第2/3页)

齐动了遵循刘协圣旨,让刘备登基当皇帝的心思。——可这件事毕竟十分重大,大家不敢贸然去向刘备请示,却都来向军师诸葛亮报告。

    诸葛亮当然十分赞同,但他更有主意,便胸有成竹地向将领们保证:“你们放心!这件事我早就想好怎么办了。”说完,诸葛亮随即把法正等带着去见老板刘备。

    见到刘备,诸葛亮十分直接,开门见山:“老板啊,您也知道,现在曹*专权乱政,皇上(刘协)备受屈辱,老百姓没有好的托付。而您的仁义业已遍布天下,何况现在我们也有了荆、益、汉中等地,响应皇上号召、起兵兴复汉室的大业也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

    “所以,我觉得,您应该继续遵照皇上的意思,行‘玉玺在手,天下我有’的举动,应天顺人,登基做新皇帝。这样好名正言顺,我们也能一心一意跟国贼曹*较量!依我看,这件事事不宜迟,就请您马上选定日子吧。”

    可能是没有想过这件事,也可能是刘备腹黑擅长表演,总之,刘备听说后表情大为惊异,连声长叹:“军师你这话就严重不对了!我虽然是大汉的宗室,可也还是臣子;要是这么干的话,岂不是形同篡逆?而且,我打曹*,都是为的国家大义,又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对刘备的表态,诸葛亮当即作出辩驳:“不对不对!您要想想,现在我们的天下本来就已经四分五裂了,这些各地的军阀们都跳出来闹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而那些有才有德的社会名流,之所以忘却身家性命来追随您干事业,哪个不想攀龙附凤给自己沾点光呢!您要是现在推辞,反而会让大家感到失望。所以,您还是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始终不为所动:“不行!要我登基做皇帝,背叛当今的皇上,这件事我实在没办法答应。你们还是好好商量商量吧。”将领们也都一齐表态:“老板,您这么推辞,大家真的会失望的!”

    正在争执不下的时候,诸葛亮站出来劝和:“好了好了。我想老板您一生一直把大义看得很重,让您突然做皇帝您肯定不会答应的。这样把,反正我们现在也有了荆襄、两川(西川、汉中)这些地盘,不如暂时做个汉中王吧。您不会陷入内疚之中,我们也好有个归属。”

    这是退而求其次;但对至今来说还只挂着“宜城亭侯、左将军”头衔的刘备来说,称王也是一大高升。刘备还有疑虑:“这样还是不行。你们要尊奉我为王,想法是好的;但是终究脱不了自立的嫌疑。在这种大义问题上,我还是没办法说服自己。”

    这个时候,法正站出来为他解疑:“老板您放心!我们有皇上送来的玉玺,还有他让您继承皇帝位子的诏书,现在您不想当皇帝,那也该做个汉中王,好歹也算遵从了皇上的命令。这样的话,其实我们根本就有皇上命令的,哪里是自立呢!”

    “况且,刚才军师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将士们之所以追随您,都有攀龙附凤的心思,您就忍心让他们的希望落空?更何况等您坐上汉中王的位置,不但能在高度上跟曹*抗衡(曹*是自封的魏王),即便那些跟着曹*干的人也会诚恳地忏悔他们的罪过,而生出弃暗投明的想法!这就是大义的感召。您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见刘备陷入沉吟,诸葛亮又继续接口:“对,法正同志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您不想背叛皇上,我们可以理解;但您要想想,皇上之所以派穆顺万里迢迢拿着玉玺和诏书给您,那么他对您所寄托的心思,跟您一直想报答皇上的心思,本来就不是一个高度!”

    “因为现在皇上还活着,所以您就只做个汉中王;实在不行,等您以后恢复了汉朝天下,搞掉曹*、孙权一伙,把天下正式统一了,那个时候假如皇上还在,您也可以退居臣列,继续报答皇上啊!这件事又有啥妨碍呢!而且,我们大家之所以想请您这么干,也正是为了凝聚人心,对我们接下来的军事计划有利而已!希望您能做出决断。”

    就这样,在诸葛亮和法正两人的一番全面动员下,刘备实际上已经准备妥协答应了:“好吧好吧,你们说的话其实也有道理。我不能这样‘自私’。虽然这件事我还是难以接受,但大家的意思不好违背,那你们就看着办吧。到时候别忘了给皇上打份报告就行。”

    这样,刘备其实已经答应了。但为了营造全民拥戴的氛围,诸葛亮和法正还故意费了一番心思:他们两人分头给荆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