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 最美夕阳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二 最美夕阳红 (第3/3页)

一听刘备吩咐,慨然答应,当即就要带人前去。诸葛亮急忙拦挡:“您先等会儿!我知道您老很牛掰,可这次的夏侯渊绝对跟张郃、韩浩、夏侯尚、夏侯德几个废柴不是一个水准!”

    他有意夸大其词,“要知道,这位夏侯渊,据说深通韬略,兵法熟稔(军事理论功底扎实),曹*为啥要派他打汉中呢?就是因为他比较牛!依我看,您这次虽然打了胜仗,可也未必能把夏侯渊给搞掉。我觉得,还是找个人去一趟荆州,把关羽将军替回来抵挡算了!”

    这样一来,又激起了这位老将军的好胜心。黄忠奋然回答:“这是什么话!想当年赵国的廉颇将军都八十了,还能大吃大喝,其他诸侯国都怕他,没人敢抢赵国的地盘。这是古人的先进事例,现在我还没到七十呢,怕他个屌!您既然说我老,那好,我这次也不要搭档帮衬了,只带我手下这三千人去,保准把夏侯渊的脑袋给您砍下来!”

    诸葛亮再三不肯同意。可黄忠人老执著,非要前去。诸葛亮拗不过,只好“勉强”答应:“好吧好吧,我败给你了。你既然一定要去,那我给你拨一位监军(监督军队的官员,文职)帮你。——法正同志,麻烦你走一趟吧!(实际上给黄忠派了位出主意的军师。)你们先去,凡事商量着来,我随后就带人来接应你们。”

    黄忠答应,跟法正一起带人出发了。等这两位走后,诸葛亮才给老板刘备交底:“您知道我刚才为啥这么说吗?”刘备摇头。诸葛亮笑:“这老头,你要是不拿话来刺激他,就算去了也不见得能成功!他现在去了,为防不测,我们还得派人去接应。”

    刘备点头。其实这也不是说这两人就信不过黄忠,只是因为他毕竟年纪大了,还是要多做一方面准备。诸葛亮当即发令:由马超带一部分人,从小路出兵接应黄老同志,要是他打胜了就不用出来了,万一他有疏忽,就即刻出去救援;刘封、孟达负责带三千人在山上险要的地方遍插旗帜布置疑兵,争取营造出草木皆兵的最佳效果;由严颜留守阆中,其余大军(包括刘备的总司令部)全朝着前线慢慢开进。

    这是刘备一方的动静和安排。再看曹军方面。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夏侯渊为何不跟曹洪一起在南郑驻扎,偏偏跑来定军山呢?原来,这就是夏侯渊牛掰的地方。我们知道,南郑是汉中郡的郡治(相当于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处于中枢地位,那么它的长处便在于方便发号施令;这样的话,留曹洪在南郑坐镇就可以了。

    但定军山不同。定军山这个位置,恰恰处在进西川的要道上,守住这一点,进可以与敌人抢地盘,退也足以自保。夏侯渊先生一直对西川有想法,可惜后来被刘备抢先了;那么,他要防备刘备来打他汉中的主意,所以便亲自驻守定军山,作为天荡山和米仓山的后援,这样有利于最大程度扼守西川兵进攻的要路。

    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位老兄还真有两把刷子!

    现在再说打了败仗的张郃与夏侯尚急急跑来见夏侯渊,两人一齐向夏侯渊报告:“米仓山、天荡山都丢了,我们还挂掉了夏侯德、韩浩两位!这都不说了。听说最近刘备亲自带兵来打我们汉中,事情已经十分危急了!您要赶紧报告魏王,请他老人家速作决断,多派一些精锐部队过来救急!”

    夏侯渊一听,大惊不已,严令士兵死守山头,不许出战;并马上派人报告南郑的曹洪,一面派人从长安调兵。守卫长安的是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懋,他老子求救,自己当然会发兵救援,这路没的说。

    再说曹洪。他听说这一消息后,顿感事态严重,连夜赶回许都去报告曹*。曹*同样很捉急,又马上把文武官员召集起来开会,商量出兵救援汉中的事。长史程昱站出来发言:“汉中要是丢了,肯定会引起一场大震动,对我们的军心民心都是一种挫伤;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杯具发生,请大王您千万不要怕麻烦,必须亲征去抗击来犯!”

    曹*的心里十分痛悔:“唉!要是咱当初打下汉中或者收拾完马超就出奇兵抢占西川,哪里会有今天这事!丫丫的,居然被一个卖草鞋的*到这地步——亲征,必须亲征!”

    这还是在大汉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

    最美的确夕阳红。不得不说,正是黄忠一颗老当益壮的心,换回来刘备集团夺取汉中的节节胜利。在这场对决中,曹军的两大军粮储藏基地被攻占,一位宗族被砍(夏侯德),好几位大将失利,定军山的夏侯渊震惊不说,最后甚至连许都的曹*都坐不住了,不得不决定采取亲征措施。黄忠一战扬威名。从此,他更可以理直气壮地向那些嫌弃他们年老的人说上一句:“谁说老头不中用来着!”

    是的,“廉颇老矣尚能饭”,黄忠也做到了。不过,这还刚刚是个开始。看下去吧,当你看到他最终奋起神威,砍掉曹*爱将夏侯渊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老当益壮了!五虎上将名不虚传。他值得人们的尊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