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反误了将军性命 (第3/3页)
唉,实话告诉你们吧,病人的病情我已无能为力:他这是元气太亏,导致六脉俱绝,现在贼邪入里,已经无可救药了。十分遗憾地告诉你们,大约在今晚0点时分,他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请节哀!”说完匆匆而去。
医生说的话比较委婉,但我们都懂得是怎么一回事,所谓元气太亏就是纵欲过度,贼邪入里就是说病入膏肓——鲁肃一面摇头叹息,一面吩咐预备后事,并赶来看望他这位倒楣蛋同事兼好友周瑜先生。
周瑜服了一副药下去,精神稍稍清醒了些,鲁肃和众人一直在床前伺候。果然,到了半夜时分,周瑜突然通身大汗淋漓,他自知不好,便赶紧让众人拿来纸笔,他要给领导(吴侯孙权)写最后一封信。
强撑着写完,周瑜又对床边这些人口授遗嘱:“我不是不想尽忠保国,可惜已经收到阎王的请柬了!你们以后要好好辅佐吴侯,一起开创我们的事业。”说完一口气上不来,昏厥过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又徐徐醒来,满含留恋地交代最后一句:“一定要告诉老大,我们跟荆州方面的联盟,千万不能破裂!”一直到子时初刻(23点多),一带英杰终于一命呜呼溘然长逝了,享年三十六岁。
周瑜死后,鲁肃等人一齐为他举哀,将他沐浴成殓;并将他留下的绝笔信封好,派人拿着飞速报告孙权。而那边金粟柱听说了这一消息之后,又羞又悔,也当即仰药自杀。(烈女子!)将领们听说之后更加伤感不已。
噩耗传到建业,孙权顿时不顾形象,放声大哭。拆开那封绝笔信,原来是推荐鲁肃代替他职位的意思。孙权看完,哭着自诉:“周瑜同志有辅佐王霸的大才,现在他死了,我拿啥作为依靠呢!他专门写遗书推荐鲁肃,我又怎么敢不遵从遗命!”当即便任命鲁肃接任军都督,总统所有军队,一面催促周瑜的灵柩回葬。
除了这位江东一把手之外,其他人众也都感伤不已,齐声哀悼。周瑜的大老婆小乔,更是悲上心来痛不欲生。本来她也准备自尽殉情的,只因她跟周瑜的儿子周循还小,被她的母亲和姐姐(大乔)苦苦劝住了。
另外伤心欲绝的,还有周瑜的老丈人、大小乔的老爹乔国老。他一想起自己的两个女儿苦命,一个嫁给孙策,一个嫁给周瑜,本来两人都是江南的豪杰,一起英雄年少——可最后居然双双夭折!两个女儿从此守寡不说,自己也没了依靠。因此,等周瑜灵柩回到建业的时候,老人家抚棺痛哭,格外伤心(白发人送黑发人)。
大乔姐妹俩看到老爹一把年纪又这么杯具,接连受打击,心里更加觉得难过;还是大乔比较明白事理(主要是她丈夫死得早,都缓过劲儿来了),硬是含悲忍泪,苦苦劝慰自己的老爹。小乔因为怜惜和钦佩金粟柱的刚烈,又将她的尸体也一并埋葬,给周瑜埋在了一起(东吴好媳妇)。
孙权传令满朝文武,挂孝三天,丧礼如期在柴桑和建业两地举行。
一枕贪欢,反误了将军性命。周瑜年少殒命,英才不再,他的遭遇的确很值得我们同情:
对于他,孙策的评价是“英隽异才”,孙权则评价他“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史书更评价他“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观其一生的作为,他无愧。
他不仅人长得帅,学问好(精通音律);而且,自他21岁随着孙策打天下起,就将一生的青春和心血都无私地交给了东吴人民的革命事业,并为之鞠躬尽瘁一直到死。上次濡须会战,他一战得利,一举挽救了整个东吴。——可惜最后死在这么个原因上,实在是英雄志短!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周瑜正是如此,他的一生都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建设中了。他的死,对东吴人民来说,不啻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而他的风度翩翩和英姿气魄,也一再让后人感叹不已。
北宋苏轼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耳熟能详,南宋的范成大更是将他誉为“江左风流美丈夫”。不惟如此,宋徽宗时期,皇帝还在爵位上追尊他为平虏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让他永受后人香火。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奇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