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半路杀出个锦马超 (第2/3页)
我们而言,深挖洞、广积粮确实是个好主意!郑度其实说的没错。”
一看刘璋斜着眼睛瞅他,孟达一怵,又赶紧补充:“当然,如果您不想大规模劳民的话,我有个新主意:您可以派人去川南一带的州县去收集兵勇,来从后面突袭他们;然后再急调川北、川东一带的将领们来个三方夹攻。这样的话,刘备就是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哦,要是您还觉得不能胜利的话,不妨再派人去汉中,向夏侯渊求援——这样一定ok!”
刘璋一听,这个计划好,不劳民,那就这样办吧。于是,他当即写好书信,派孟达前往汉中去搬救兵;又派益州从事王累去川南各县去整编流亡部队;派“卖国贼”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去川北一带召集援军。这三位接到命令后都分头行动了,刘璋便跟黄权、刘巴、法正、许靖等一班臣僚一起守卫成都。
孟达那趟下落不明;先说王累去川南整编流亡部队的情况。这哥们挺倒楣,出了成都,不知怎么的走错了道,本来往南的结果朝北走,直接碰上了荆州兵的营盘,结果被魏延的人拿了个正着,押着他来见魏延。(衰!)
魏延是个愣头青,见到王累后二话不说便喝问情由,王累坚贞,始终嘴闭着不开口;魏延一怒之下,居然拔出了剑将他当场削掉了!后来等严颜赶过来,一看是王累,不由得一声长叹,赶忙报知刘备,将忠臣王累的尸体好好掩埋,以尽自己同事一场的情分。这样,所谓川南一带整编流亡部队的任务也落空了。
再说去川北召集援军的张肃。他是张松的哥哥,但跟他弟弟不同,为人还比较忠于刘璋。他往川北去征兵,到了绵竹,负责守卫的费观、李严把他迎接进去。等张肃把来意说明以后,李严大声长叹:“您先歇会!我这里想给你点兵吧,绵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板不是不知道;可前方四面全是荆州兵,你根本就出不去!而且,情况还不止如此——”
“还有一件消息:西凉那位马超,因为被曹*打得大败,在天水混不下去了,居然沿着白龙江而下,越过了阴平(今甘肃文县境)等战略要地,据说在一个月前已经被他打下了剑阁(今四川剑阁),屯兵在阆中;我来了之后还没来得及派人去报告老板。这不,听说马超的西凉兵兵强将勇,得寸进尺,一直朝着这边开过来,现在估计已经离这里不到一百里了!你说说,你还能去川北召集援兵吗?”
张肃听完,跺脚锤拳叹息不已。可还有更坏的消息在等着他们——两人正在商量呢,来人报说:“马超领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现在离我们这里已经只有三十里了!”费观、李严大惊,赶紧吩咐再去打探!一面开会商量应急举措。
到现在了也没个啥好商量的,李严决定让费观跟当地别驾李恢一起守城,自己亲自带五千人下城去安扎营盘,专等敌人迎敌。补充一下这位别驾李恢,表字德昂,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人。
说到这里,马超等人为啥来的这么快?光速侠?!
原来,马超同志自从接到刘备的那封蛊惑信之后,便自己琢磨:按道理说,刘备跟自己老爹是老交情,加上又是汉室宗亲,手下的文武将士也都云集一堂;自己要是顺从他的话,说不定将来还可以借着刘备这颗大树的力量打垮曹*,报了老爹的仇呢!于是,马超其实已经做好了投降刘备的想法。
主意打定后,马超先吩咐刘备派来的本土人士吴兰先带三千人开路,马岱再带三千人在后面接应吴兰,马成带三千人负责守卫好阆中,跟天水遥遥相应;自己亲自带着一万多大军,带着妹妹马云騄,一路朝着成都而来。
我们知道,西凉兵骁勇善战,一直久负盛名;况且派过来的吴兰就是西川的本土将领,熟悉地形路径,所以所到之处,略无障碍,很快就到了绵竹。——感情诸葛亮早料到这点,所以才会停在雒城不往前走了!
到绵竹城下以后,吴兰跟马岱商量:“我是西川投降过来的人,没脸面再去跟李严过招;还是你出马吧,我在旁边给你帮衬着!”马岱表示理解,便积极上前找李严挑战。李严也不甘示弱,互相报过姓名后就一对一过起招来。马岱、李严都是名将,两人势均力敌,互砍到一百多个回合也不分胜负。
旁边观战的吴兰怕马岱力乏,便先行鸣金(敲锣)收兵,李严也回营去了。马岱回去坐定,才深深赞叹李严的骁勇。吴兰补充:“那可不!西川的三位名将,张任、严颜、李严!”马岱不住感叹:“果然名不虚传!看来得等大哥到了,再设法把他收服过来!”
到第二天,马超的大部队也到了。马岱、吴兰接见之后,就将李严骁勇难敌的事情说了一遍,并请马超想办法把他招降。马超听闻仰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