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 金雁桥畔,芦苇丛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 金雁桥畔,芦苇丛中 (第2/3页)

打不过,只好下马投降。张飞做主准许投降,并收住兵马靠近城边扎下营盘。

    再说城里的张任。在吴懿、刘璝也急急忙忙撤进来之后,张任听说了吴兰、雷铜投降的消息,心里越发郁闷了。(怪谁?还不是给这样的队友*的!)吴懿、刘璝表态:“现在我们的处境已经相当紧急了,也只好背水一战!另外,我们还得派人去成都向老板告急。”

    张任也随即抛出了思路:“明天我带一队人出去挑战,然后诈败,把敌人引到城北;然后你们在城里再冲出来一队人截住,我们就欧了!”吴懿赞同,并自告奋勇:“好。那明天由刘璝将军帮衬着公子(刘循,刘璋的儿子)守住城池,我带人冲出去助战!”众人都同意,计划也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二天,张任果然带着几千人出去摇旗呐喊要求战斗。来而不往非礼也,张飞也当即上马迎战,跟这位爷过招。打不到十个回合,张任玩诈败,绕着城墙乱窜,张飞尽力追赶;没想到吴懿的一队人手又冲了出来截住后路,张任也带人转了回来,当即就把猛张飞困在了核心不能动弹!

    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一支队伍从江边上杀了出来,原来是赵云奉了诸葛亮的命令前来接应张飞。赵云英武,挺枪跃马跟吴懿过招,只一个回合就把这哥们给活捉了,张任后撤,被困的张飞也得救了。张飞和赵云好久没见面,彼此都欣悦不已,一番叙话之后,两人逮住吴懿回军,张任也从东门撤回了城里。

    这时候,邓贤、泠苞身死,吴兰、雷铜、吴懿已经相继投降或被俘,城里的张任、刘璝等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张飞和赵云回到营寨,发现刘备、诸葛亮、简雍、蒋琬等已经在自己的新营盘里坐着了!大家互相见过礼,刘备问被押来的吴懿:“你愿不愿意投降?”吴懿是真爽快:“我都被你们俘虏了,还不投降咋的!”刘备十分高兴,就要这样识谱的人!便起来亲自为他解绳索。

    诸葛亮颇有军事头脑,他注意的都是关键问题:“现在雒城还有几个人防守?”

    吴懿回答:“有刘璋的儿子刘循,还有辅将刘璝和张任。刘璝都小case,主要的是这位蜀郡人,张任。这哥们胆儿相当大,你们千万不要轻敌!”(吴懿倒爽快,身为刘璋的大舅,一投降立马把对方的老底全倒给新老板了。)

    诸葛亮点头:“嗯,看来我们得先把张任拿下,然后才能把雒城抢到手!”

    似乎想起了什么,诸葛亮又赶紧对刘备说:“对了,听说马超跟曹*PK,已经失败,他本人也退回到天水去了。您当年跟他爹一起干过革命,衣带诏的时候也算是革命战友,老交情。请您赶紧给马超写封信,派人取路进入天水,让马超同志带兵进入阆中一带;那样的话,西川兵必然分势,我们也可以从德阳(今四川德阳)、牛鞞(今四川简阳)一路直取成都!”

    刘备听说欣悦不已(废话,这样的话,又多了一股牵制敌人的有生力量,你让他如何不欣喜!),赶紧写好书信让降将吴兰拿着间道前去。吴兰连夜启程去了。

    干完这件事,诸葛亮又回过头来再问吴懿:“城东那一带有座桥,叫啥名?”

    吴懿不禁佩服诸葛亮的洞察细微,便赶紧回答:“金雁桥。”

    诸葛亮点了点头,亲自骑马到桥边,绕着河岸转了一圈,心里顿时有了主意。等他回到营盘,便赶紧吩咐黄忠、魏延、张飞、赵云过来听令:“已知,离金雁桥南五六里的地方,两边全都是芦苇丛,足够你们用来埋伏的。魏延可以带一千枪手(不是负责作弊的,而是长枪队)埋伏在左边,等敌人来了专门戳马上的敌将;黄忠带一千刀手(大刀队)埋伏在右边,专门砍敌人的马腿。”

    “等打退了敌军,张任一定会从山东面的小路跑路,然后张飞可带一千人埋伏在那里,保准手到擒来。——赵云负责埋伏在金雁桥的北面,等我引诱张任过了桥之后,你就把桥拆了(木桥,不用爆破技术),然后勒兵站在桥北,遥为声势,让张任害怕,不敢从北边来,往南而去,却恰好中我们的招。”

    安排好了之后,个人都分头忙去了,诸葛亮本人也带人前去诱敌。

    正在这时候,西川刘璋又派来卓膺、张翼两位将军到来雒城助战。(这是第八位来雒城的将军了吧!刘璋的人还真是不少!)再迎援手,张任心里才稍稍安了些,便吩咐张翼跟刘璝一起守城,自己与卓膺分成前后两队,张任做前队,卓膺为后队,一起开出雒城迎敌。

    出来后发现,对手居然是诸葛亮带着一队相当不齐整的邋遢军队从金雁桥走了过来,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