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太史慈之殇 (第3/3页)
仇!(好样的,好男儿就该这样!)
吴兵见主帅无故遭敌人暗算,也都愤愤不已,当即奋勇上前砍杀曹兵;加上胡车儿也及时带人前来接应,两相夹击曹兵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因为胡烈逞匹夫之勇,使得张辽费心布置好的游击战术又泡汤了。
太史慈这时候已经严重不支了。胡车儿赶紧带人救下,紧急运往张绣的军营里。张绣一见大惊,迅速替他拔箭,可惜太史慈受伤过重,这枝箭又是毒箭,太史慈刚才奋力追杀曹兵运动过量,导致毒已经渗入骨骼,极难救治;张绣不是医生,他把箭拔出来以后,黑血如注,敷上刀枪疮药之后也一直止不住——张绣也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就这样,一半个时辰之内,太史慈就昏迷了两三次。到半夜,张绣、胡车儿、丁奉等人一齐围在太史慈的床榻边,只见太史慈忽然两眼一睁,大叫一声:“大丈夫不能在绝域扬威立名,为国家建立不朽之功,今天竟然被匹夫所暗算,在小河沟里翻了船?!他奶奶的!——我对不起我老妈啊!”
抒发完自己的愤懑,垂危的太史慈又挣扎着对其他人交代了一句:“你们,你们都是我的战友,一定要记得报告给吴侯,就说我临死之际拜托他,孙刘联盟千万不可以破裂!”
说完这句,英雄太史慈又大叫一声,口吐鲜血而死。
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陨落,其鸣也哀。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位英雄做个评价:
他生逢乱世,扬名于军阀混战之中,一生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当初因为老妈受了北海孔融的好处,单枪匹马驰骋疆场,用鲜血报答孔融,还了这份信义。随后,他又跟着刘繇,不为所用;幸好后来遇上那位勇猛好斗的小霸王孙策,才算找到一位好老板(得遇明主),并在以后的岁月里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都奉献给了江东孙氏的革命事业,最终英勇献身壮烈牺牲。
他那句慷慨豪迈又流露出牵挂的遗言,是这位热血男儿死前的一腔不甘和满含留恋的真情流露;他以行伍之身纵横疆场,临死之际仍然牵挂着他深明大义又凄凉可怜的老妈——那份温情与悲怆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
陈寿这样评价他:“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而宋人洪迈在他的随笔里也这样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称赞:“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为可称。”——一句话,他是中国男子忠实信义的楷模,君臣际遇勇于践诺的先锋!
太史慈死后,因为他伟大的人格感召,阖营将士都痛苦不已,表示哀伤。吕蒙、张绣等赶紧火速派人火速报告给吴侯孙权,并由丁奉暂时代理太史慈以前的职务,统领他原先的军队,昼夜巡逻,来防曹兵的再度骚扰。
建业的孙权接获太史慈暴毙的噩耗,也当即不顾面子,放声大哭(哭他的忠勇,哭他的重诺守信,哭自己死去的哥哥);受孙权的感染,其他文武官员也都纷纷堕泪。孙权传令,让孙韶前往居巢代表自己去迎丧。等太史慈的棺木运到建业,孙权亲率周瑜、程普等人出城迎接,并大肆祭奠。
孙权感于太史慈的英伟,特地吩咐将其厚葬于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下,并将他的儿子太史亨留养在自己的府里。太史慈的军队就归丁奉接管。而合淝方面,因为死了胡烈,张辽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游击战术叫停。
就这样,因曹*试探刘备而一手策划的合淝对决遂告中止。接下来,斗争的焦点可能又会因为马氏的大复仇而转移到西北方面吧!等着,又是一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