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二 “芳草萋萋鹦鹉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十二 “芳草萋萋鹦鹉洲” (第3/3页)

水思源,当时一听这话就慷慨表态:“恩人对我那么好,就算他不说,我又怎么可能忘了呢!”

    果然,一等大军回到了建业,孙权就命令将囚车里的苏飞砍头,并上黄祖、吕公、陈就、邓龙四颗脑袋一块儿祭献。甘宁闻讯,赶紧闯进去见孙权,磕头哭诉:“当年要不是苏飞保全我,我早都死翘翘了,哪里还能为您效力呢!现在苏飞有罪,我受恩于人,不能见死不救;特来请求您允许我以辞还官爵的方式来赎掉苏飞的罪过!”

    孙权很大度:“哦,他既然对你有恩,那我就为你赦免他好了!只是,我赦免了他,他要是再跑回去了咋办?”

    甘宁磕头发誓:“您放心!苏飞得到了您的特赦,一定会感恩万分,死心塌地为您效劳——怎么可能再跑回去呢!您要是不相信的话,我以神的名义发誓:要是他跑了,我愿意将我自己的脑袋送给您来祭献!”

    到这地步了,孙权只好赦免了苏飞,只将其余四个人的脑袋拿去祭献他老爹的灵位。祭祀活动搞完之后,孙权把所有的文物大臣都召集来举行庆功宴。

    本来这是一件颇为皆大欢喜的事情,结果谁也没有料到,就在这庆功宴上,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甘宁无疑是这次战争立功最大的人。正在喝酒呢,突然座位上一个人大哭着跳起来,拿起剑朝着甘宁就是个猛扎!——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把现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甘宁本人赶紧慌忙举起椅子来迎敌。上面的老板孙权也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原来是当初甘宁还在江夏的时候一箭射死他爹凌*的那位凌统先生!

    ——事情到这儿就明了了,原来,凌统今天见到甘宁,何况甘宁还以首功的身份意气洋洋,心里的不忿是难免的,他就是专门跳出来报父仇的!

    孙权一看手下快出人命了,赶紧让人把发飙了的凌统拉住,跟他好言相劝:“小凌,你消消火!当年甘宁虽然把你老爹射死了,可是我当年也很难过呀!那时候都是各为其主,甘宁为他主子黄祖尽力也是有情可原;他现在投降了我们,肯定也很后悔这件事!所以,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你怎么还能再找旧仇呢!听话!实在不行,我的面子你也不给?”

    按说领导亲自发话了,这个面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给的;但是血海深仇,实在不能这么算了——凌统表现得很壮烈,一看领导出面调停,他当场磕头大哭:“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您叫我怎么能不报?!”(那意思就是只差一句了:你说得轻巧!信不信他要把你爹射死了你还能这么大度?)

    于是,虽然孙权和在场其他人都纷纷劝说凌统,凌统只是不依,一直怒目盯着甘宁。孙权见实在没办法,只好马上拨给甘宁五千士兵,外加一百只战船,让他去替换董袭守卫江夏,来避过凌统。

    这件小事就这么收场了。毕竟杀父之仇,包括孙权在内的其他人也都能理解,谁也没有责怪凌统;甘宁本人也心里很过意不去,因此,接到命令他并没有说什么,很痛快地就往江夏接替董袭去了。为了安慰凌统,孙权又特意加封凌统“承烈都尉”的官衔,凌统也只能把心里的那股恨暂时压了下去。

    自此以后,东吴方面开始积极制造战舰;除了江夏要死守以外,还特意分兵加固江防。此外,孙权又命叔叔孙静带一支军马镇守建业,自己亲率大军屯扎在柴桑;军都督周瑜也被调往鄱阳湖训练水军去了。总之,全东吴上下都掀开了积极备战的浪潮。

    ——再回过头来简单评析一下这场战役的前后始末。

    可以说,这场战役对东吴而言,其作用是巨大的。当然,我说的作用不仅仅是指为孙权的老爹报了大仇,而且,更大的意义在于此役还更进一步加速了东吴迅猛发展的步伐:这一仗以后,江东上下都倍受鼓舞,争夺天下开创基业的宏伟蓝图在每一个人心中都越发清晰;而夺取江夏,东吴进*荆州的前哨又往前推进了一步,江夏就像楔进荆州中部长江下游的一颗钉子,吴兵随时都可以让荆州方面不得安宁!

    而黄祖,则的的确确是死有余辜。他和镇守夏口的吕公,在这一仗中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的局面。周瑜的三路周密部署加上东吴的全体出动,人家的大军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两人还没有得到音讯——这样子怎么能够取胜!

    所以,就算有水势的作用和先头的人多优势,黄祖的败亡也是最终难免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厮以前砍了大才子祢衡,落下个不能容物的罪名;结果他死的时候却恰恰夺命而逃跑到祢衡的墓前——是命运注定还是天道轮回?“芳草萋萋鹦鹉洲”,祢衡泉下有知,应该可以瞑目了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