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向着江夏进军! (第2/3页)
琦将所有驻防江夏的水军全都撤回了荆州城——这是要换司令、抓军权的节奏!现在江夏已经基本空虚,这对您绝对是个很好的契机!怎么样,您有没有想法?”
“要是您现在趁机去打黄祖的话,这厮肯定玩完;等打败了他,江夏就是您的地盘了。这样,您不但可以报大仇,而且以后还可以继续向西,虎视江陵(荆州城),顺势攻取巴蜀;到那时,您的事业还愁不成吗!”
孙权听完霍然而起,“这真是金玉之论!”——没说的,于公于私,打黄祖的这件事就算敲定了!
很快,孙权就任命周瑜为统军大都督,总领所有可以调动的水陆军队,并赐佩剑一把(象征权力),有不服者,直接砍掉;封甘宁为前部先锋;董袭、吕蒙为副将;其余偏将裨将等等不计其数,都跟着周瑜一起出兵,攻打黄祖!孙权本人则带一部分军队在后面接应。
年轻的周瑜接到命令,热血沸腾,当即对众宣布:“我奉老大的命令,带人打江夏。你们明天都到江边大营里开会,商量进兵的方略问题。要是有人敢迟到旷缺,军法从事!”
第二天一早,周瑜往赴大营,在中军帐里高坐,左右两边都站着刀斧手,然后再传令所有文官武将前来开会。(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所有文官武将”里当然也包括程普等一班老将。
程普当时心里就很憋气:我比他周瑜大好多岁,现在居然让我去参加他的会议并且听命于他?于是便故意请病假,并且让自己的儿子程咨去代替自己上班。——让儿子代替自己上班开会?这情况放到现在简直不可想象!这才新老总上任第一天就这么搞,程普分明就是故意捣乱的!
周瑜倒没怎么注意到这一小问题。话说这位周都督不愧青年帅才,才一个晚上,他已将此次作战的各种进兵道路和方略都研究透彻烂熟于胸,会议一开始就是一连串成熟的分析和命令:
“据我所知,我们这次去打江夏,一共有三条道路可选:第一条,由九江的陆路口出发,出金牛镇(今湖北大冶境),再越过沙羡(今湖北咸宁)、新市(今湖北荆门境),往攻江夏的南部;第二条,从建业(东吴的首府,今江苏南京)水路出发,到樊口(今湖北鄂州西)登陆,然后经由梅城、白浒,去攻打江夏的东面;最后一条也就是我们的正面水军,此路由我亲自率领,沿着长江溯流直上,去打江夏的北面。——只是,不知道有谁敢带人往前面第一路、第二路去攻?”
听到周瑜这一番条理清晰的分析说完,董袭、吕蒙一起出列,应声表示愿去。于是,周瑜当即下令董袭走上述第一条路线,吕蒙走第二条路线,各自拨给了五千士兵,务必完成任务!——干完这茬,周瑜又拨给前部先锋甘宁二十艘战船,让他迅速出发,务必比大部队早半天先到!这三路都奉命去了。
各部门就位之后,周瑜再将部队抽出两小部分来交由丁奉、陈武,让他们带着作为大部队的左右翼;而自己则亲自统领所有水陆军队,随后出发,从正面援应甘宁。——作战任务就这样布置好了,各路人马也都分头出发了,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中。
程咨回去见他老爹程普,把周瑜调兵井然有序的事宜讲述给老爹听。程普大表惊讶:“我一直觉得周瑜这厮太懦弱,肯定当不好将领;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有条理,看来真是一位好帅才呀!我还如何不服呢!”便赶紧起身到周瑜的大营去谢罪。周瑜大度,也一边逊谢不已。
到这里,年轻的军都督用他的才干征服了所有人,也为这场战斗的胜利做好了铺垫!
也是老天在帮着他们。当时正好是阳春三月,正值春汛,洞庭湖水高涨,长江浪涛汹涌;一时间西北风大起。东吴的所有水军战舰都满挂风帆,箭一样的蹿往上游。才五六天工夫,就已经到了夏口不远的地方。
再说甘宁带着小股部队为前部先锋,乘着风势直朝夏口奔来。远远可以看到夏口岸边疏疏落落大概百十号战船,在那里驻守。况且知己知彼,甘宁早已得到消息,负责守卫下口语的,正是黄祖部下的爱将,当年射死孙权他老爹孙坚的那位吕公!(这厮要完蛋了。冤家路窄,这么重量级的人物还不被人抢着砍?)
果然,甘宁一听是这厮把守,马上就起了争功的心思。他故意把这个消息告诉底下的士兵,大家听了全都士气高涨,嗷嗷叫着往前行船,全来找这位吕公寻仇。
而吕公这边,也不知道情报工作是怎么搞的,都这时候了才仓促发现下游方向已经蹿来了二三十只小船,上面载满了士兵,乘风呐喊,朝着自己方向火速奔来!——很明显这是东吴兵已经打过来了!
吕公气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