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十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第2/3页)

便派人来江东,让孙权派个儿子到许都中央来任职,其实就是送个人质给他。孙权迫于曹*的强势,一直犹豫不决。吴太夫人便给他出主意,让跟周瑜、张昭等人商量。

    所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恍然,便赶紧把这俩人叫来征求意见。张昭先发言:“很明显,曹*这个举动是他牵制其他地方诸侯的策略,从理论来讲,对我们是不利的。(废话!)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曹*这几年接连收剿了吕布、袁术、袁绍等人,现在气势正盛,您要是不照办的话,要是惹怒了他,带人上江东来跟我们找茬——我们就要完蛋了!”

    张昭的意思明显就是向曹*屈服。鉴于他是个文臣,在这些国家大政上面一向懦弱,等他说完,孙权不置可否,只等着周瑜的意见。

    周瑜果然没让他失望:“不可以!您这才刚接你老爸和你老哥的班,管着江东六个郡的地盘;况且我们好歹还算兵多粮广,底下的人也都听命于您——凭啥要向他曹*屈服送人质给他呢!而且,您这人质一送去,那就不得不跟曹*缔结联盟;到时候他有个什么事喊您,您也不得不去。——这可就把我们绑死了!我看,您还是爱惜一下儿子,别送过去给他老曹了,先等等再说。要实在不行,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

    吴太夫人也毕竟疼惜自己的孙子呀,哪有白白送给曹*当人质的道理!她老人家一听这话,立马表示同意。这样,老妈都同意了,孙权也就定下来了:辞谢来使,坚决不送儿子过去。——这样一来便惹怒了曹*,他便时不时有下江南削孙权的想法。只可惜那时候北方还没平定,因此,他也没办法干这事。

    东吴和曹*的矛盾到这儿就搁下来了,但人闲了总要找点事做。于是,到建安八年十一月的时候,孙权又带人跟黄祖方面干了一仗,黄祖军大败。一看军威大胜,孙权手下部将凌*有点意气风发地过了火,他轻舟当先杀进了夏口,结果很不幸,被黄祖手下的部将甘宁给一箭射死了。

    当时凌*有个儿子凌统,才十五岁,一看老爹挂了,拼死力战把老爹的尸体给抢了回来。(英雄出少年!)后来这场战争的发起者孙权一看风向对自己不利,又下令休战,带人跑回了东吴。结果,这仗毛都没捞到,还损失了一个将官。

    一波未刚一波又起,到这里,孙权的家族又出了一件谋杀案——

    话说孙权有个弟弟叫孙翊,孙权接班后封他做丹阳市长(太守)。这厮平时喜欢喝酒,常常喝得烂醉如泥;问题是单这一个缺点也罢了,他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喝醉酒以后喜欢乱打人(鞭挞士卒)!——这就麻烦了,谁天天无辜被你打一顿还乐得到处蹦啊。所以,也正是他这个不好的习惯,惹怒了底下几乎所有的人,而他的死期也不远了。

    当时,丹阳的督将妫览、副市长(郡丞)戴员两个人一直都有砍掉这位不顺眼的市长大人的心思;经过商议,俩人便偷偷拉拢孙翊身边的边洪,跟他结为心腹,三个人共同干这件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臭死诸葛亮,这三个恶人勾结到一起,马上就炮制出了一系列作案手段——

    某天,正是丹阳下面所有属县的县长们都来汇报工作的时候,孙翊特意摆酒席招待这些下属。——这就是他们作案的预定场合!毫无疑问,作案方式仍是谋杀。

    不过,虽然他们布置的周密,上天也不是没给孙翊任何征兆:孙翊有个老婆徐氏,人长得非常漂亮,又聪明。她最擅长的事就是玩占卜(算卦),《易经》被她修的非常好。当天,她恰恰卜了一卦,结果卦象显示大凶!徐氏就劝他老公千万不要出去接待客人,否则恐怕有生命危险!

    可惜的是,有的时候明明上天已经布下征兆,结果有的人就偏偏不听!结果——他死的很惨。这位孙翊当下把老婆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昂然出去会客,结果在晚上酒席刚散的时候被边洪跳出来一刀就给砍死了。(比新疆那些乱民砍人厉害多了!)

    好了,从孙坚、孙策、孙翊以来的三个事实都可以证明,封建迷信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是有用的;你不信总要吃大亏!

    当然,我们也知道:强盗之间的联系往往利益至上,跟这伙丧心病狂的人结盟,你啥时候死的都不知道。结果,这起惨案刚发生,事情的两位幕后主导者妫览和戴员为了成功掩护自己,就把倒楣的边洪给抛了出来,一口咬定就是他干的,而且当场把这厮砍了了账!(愚蠢的地球人,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两个丧心病狂的人自以为砍了边洪就没人知道他们的本性了,于是,在干完这件事之后便大肆抢掠孙翊家的女仆。(一辈子没见过女的?)妫览的色心更重,他居然看上的是孙翊的老婆,也就是会算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