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一夜仙缘 (第2/3页)
您明明就是逃难跑到我这里的。”
刘备非常惭愧,见被道出了实情,便仔细把襄阳城里发生的一切说给了水镜先生听。
水镜听了不住地点头:“这还是句实话。跟你说,我一看你的气色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啦!”停了停,他又问刘备说:“您的名声,一直在江湖上广为流传。只是,您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您直到现在还落魄不得志呢?”
刘备这次的确非常惭愧:“唉!这都是因为我命不好的原因!”
水镜摇头:“不对不对!我告诉您吧,是因为您周围没有能够辅佐您完成大业的人才啊!”
刘备愕然:“哪有?!我虽然没啥大本事,可是我周围,文的方面,有孙乾、糜竺、简雍等;武的方面,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我,虽然称不上人才济济,倒也确有其人。怎么是没人呢?”
水镜笑:“关羽、张飞、赵云,可以算得上是万人敌的猛将,只可惜没有善于任用他们的人罢了!像您所说的孙乾、糜竺这些人都不过是白面书生,不是我说的能懂得经纶济世、知晓兵法韬略的人才呀!”
刘备想想也是,便诚恳地回答:“好吧。不瞒您说,我也曾经漫山遍野找寻人才,只可惜就是找不到啊!”
水镜再笑:“借口!没听人家常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么!怎么就能说没人呢?”
刘备一听此话大有玄机,保不准这位水镜先生知道点东西,便连忙求教:“在下惭愧,您能给我推荐几个吗?”
水镜便开始大谈人生哲学:“你听说过荆襄各郡流传的歌谣吗?有一首是这样的:‘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我跟您仔细分析一下:话说这首歌谣最早开始于建安初年。所谓‘八九年间始欲衰’,建安八年的时候,我们荆州的一把手刘表先生的前任老婆死了,娶了后妻蔡氏以后,家里便开始生乱了,这就是所谓‘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今年恰好建安十三年。‘无孑遗’的意思是说,不久之后,刘表就要挂了,他一死,手下的人都会慢慢凋零,也就‘无孑遗’了;后面两句‘天命有归’、‘龙向天飞’,这就是说得您啊!”
刘备一听这话,吃了一惊,赶紧起身道谢:“您说哪里话,我哪敢当得起这个!”
水镜示意刘备重新坐下,再慢慢跟他说:“至于您刚才问的推荐人才的问题,现在天下的人才,基本上全都在这一带,你应该广泛去搜求啊!”
刘备连忙追问:“是真的吗?都在这里?那,在哪里?他们,都是谁呀?”
水镜:“伏龙、凤雏,这俩人,只要能得到一个,天下就安定了!”
刘备:“额,您说的伏龙、凤雏,都是指的谁呀?”
不料这下水镜彻底闭口不答了,他只是一个劲地拍手大笑:“好!好!”(没抽风吧?)
刘备再问,水镜只推说:“现在天已经晚了,你现在我这里歇息一晚上,等明天我再告诉你。”说完也不等刘备回话,就吩咐那个小孩给刘备准备好宵夜、倒好洗脚水啥的,将他的马牵到后院去喂养。
刘备匆匆吃了点,就倒头在草堂睡了。只是,他人虽然躺在床上了,却一直想着水镜刚才没说完的那句话头,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一直捱到半夜三更夜已经深了的时候,刘备忽然听到一个人推门进庄院的声音,随即是主人水镜问:“徐庶老弟,你从哪儿来的?”
刘备不知道徐庶是谁,只是觉得大半夜居然还有人来拜访,事有可疑;加上自己也实在睡不着觉,便暗暗起来偷听外面的动静——
只听那人说:“唉!我听说刘表这个人看重好人,厌恶坏人,总之很不错,我就专门去投奔他。结果去了一看,让我大失所望,这厮也只不过徒有虚名罢了!他虽然看重好人,却不能任用好人;虽然厌恶坏人,却也不能摒除坏人——所以我只好写了封告别信就撤了,辗转来到你老兄这里。”
接下来水镜说:“你老弟有辅佐君王的大本领,就应该选好点的人来辅佐,怎么能轻身去见刘表这种人呢!——不过,实话告诉你,现在我这里就有一个英雄豪杰,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说完就没有动静了,隐约只听两人叽叽咕咕了半天,最后来的那个人才说了一句:“你说的对呀!”
刘备一听大喜,心里想着这肯定是个人才,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伏龙、凤雏。准备冒昧出来相见吧,又显得太唐突。只好拼命忍住,上床躺着去了。但这样一来,又多了一个纠结,就更睡不着了!太纠结了这个晚上。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