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智者遗言,使北疆砥定 (第3/3页)
难呢!”(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兵者诡道”,看来的确如是!)
就这样,等袁家兄弟跟公孙康见了面,公孙康却推说有病不能相见(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让他们先往招待所住着再说。后来,派出去的密探回来报告:“曹*将军队屯扎在易城,似乎并没有打我们辽东的主意!”——这就把袁家兄弟的活路给堵死了!公孙康暗暗下定决心。
确定好了该咋做,接下来一切都好办了:他率先埋伏好专业杀手在夹层内,然后再故意请袁熙、袁尚两位相见。可怜风云变色,袁家兄弟俩现在还蒙在鼓里呢!这两位倒楣蛋一进来,打完招呼,看见床榻上没铺席子,还傻愣愣地问公孙康:“您咋不铺席子呢?”
谁料,公孙康突然变了脸色:“哼,你们二位的脑袋马上就要辗转万里了,还谈啥席子不席子?!——来人,马上动手!”
事态演化得实在太快,袁熙、袁尚压根没一点思想准备;正当他们瞠目结舌、惊诧不已之际,夹层里的杀手们早已拥出,并以一种近乎光速的速度砍下了两人的脑袋!——他们的倒楣人生终于终结了,借尸还魂的计划也注定成为泡影了。看来,最终还是公孙康算计了袁氏兄弟。
砍死俩人后,公孙康这才如释重负,他马上下令用木匣子将俩人的脑袋装起来,并快马送到易城去送给曹*。而这时候曹*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呢?夏侯惇、张辽还天天闹着要让曹*撤军呢!
大家一定觉得此时的曹*已经陷入自己编织的迷梦中去了,非但觉得不可理喻,甚至有些还偷偷暗笑呢!但曹*偏生如此执着,他一直号称非要等到公孙康将俩人的脑袋送来再说。——巧的是,没过几天,辽东那位公孙康太守还真的派人拿着袁熙、袁尚的脑袋过来了!事到临头,众人这才惊奇不已。
曹*大笑:“果然不出郭嘉老弟所料!”一面重赏来人,并加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授予他“左将军”的职位。
后来,官员们一再询问,曹*这才拿出郭嘉那封神秘的遗嘱让大家看。大家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最近听说袁熙、袁尚往辽东逃逸了。我认为,您千万不能发兵追击!要知道,公孙康一向惧怕袁家吞并他的地盘,现在这俩人前去投靠,公孙康本人一定狐疑不已。这种情况下,您要是急切发兵,他们反倒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要是不动声色,公孙康、袁氏就会自相算计——这是无论如何不会错的!”
读到这里,大家才恍然大悟,不禁为郭嘉的先见之明而敬服不已。趁着这个氛围,曹*又一次带着官员们跑到郭嘉的灵柩前去举行祭奠仪式,一来告诉郭嘉辽东事已经解决的大好音讯,告慰他的千古英灵;二来也充分表达自己和其他所有人的悲痛心情。
我们不禁要感叹:郭嘉,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呵!人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可从征十一年,这位英年智杰却一再迸发他殊绝于人的大智慧、大谋略,一再为曹*建立奇功!甚至到他临死,也还留下一封神秘的遗书,最终成功勾走了袁熙、袁尚俩人的灵魂。——郭嘉简直就是一位奇才!
还是那句话,天道不公,使英雄短命。
待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曹*才带人回还冀州,并派人先行带着郭嘉的灵柩往许都进行安葬。随后,程昱等又急忙向曹*请愿:“现在北方已经被平定了,我们恳切希望,您这次回到许都,便立马筹划发兵江南的事情!”曹*会心大笑:“不瞒你们说,我也有这个念头好久了!”
当晚,众人一起在冀州城东的角楼休息;趁睡不着,大家一道出来凭栏仰视天空,观察星象。当时荀攸在曹*身边陪伴,曹*指着南方的一片天空喃喃自语:“唉!南方那边旺气灿然,看来恐怕未必能打得下来啊!”荀攸尚且殷殷劝慰:“没事!凭着您老的天威,打什么地方打不下来呢!”
这个时候,颇为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正在大家兴致正好的时候,突然一道金光从地下直射了出来!荀攸当即断言:“嗯,这肯定是地下有宝贝!”曹*一听,马上下楼派人去发光的地方挖掘。
还别说,果然有宝贝!挖着挖着,工匠们当真挖出来一个铜雀。曹*颇为欣喜,他回头问荀攸:“你来说说,这是啥征兆?”
荀攸引经据典,剖疑释虑:“据说当年大舜他妈因为梦见了玉雀飞进怀里,接着就生下了舜帝。现在您挖出来一个铜雀,应该也是吉祥的兆示!”(——全是扯淡。顶多瞎猫碰上死耗子,恰巧挖出了古代大墓里面的一只陪葬品而已!哪那么多乱七八糟的?)
但古人往往往好的一方面去想。曹*顿时大喜,当即开动他24K的聪明脑壳,向下属布置了一道任务:即日起破土断木,烧瓦磨砖,在漳河畔建造一座铜雀台,以示庆贺!另计工程期限为一年。
这个时候,曹*的小儿子曹植也跑来凑热闹:“话说老爹!您要真打算建造层台的话,那就必须造三座一体:中间高的那座就叫‘铜雀台’,两边那两个稍微矮点的,一个叫‘玉龙台’,一个叫‘金凤台’;顺势再弄两座飞桥,横空而上,将三座台阁连接起来,这样才能蔚为壮观!”
曹*微笑着点头颔首。原来,在曹*的几个儿子中,只有这位曹植生性慧敏,擅长写文章(文学素养极厚),曹*一向颇为喜爱。——于是乎,曹*顺水推舟,便果断留下曹植跟老大曹丕在邺郡负责造台事宜,并命张燕守卫北寨;自己本人亲率打下袁绍后获得的五六十万军队回师许都。
一切似乎都归于平静了,可尘世喧嚣却从未停歇;曹*回去后,又一次大封功臣,并表赠郭嘉为贞侯,将他的儿子郭奕养在自己府中(这似乎是他对待亡臣遗孤的一贯做法)。
弄完一切,他又一次聚集参谋,商量准备南下征讨刘表的事情。亏得荀彧上前建议:“您的大军才刚刚北征回来,士气还需要恢复,不能再折腾了!不如先休养半年吧。到那时候养精蓄锐,一切都整顿完备后再出征,刘表、孙权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曹*想想也是,便暂时打消了南征的念头;只将军队分头屯结,休养生息,以待日后更大规模的调用。——至此,那场持续了好久的强强对决战也终于可以正式收尾了!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场英雄之间的对决进行到最后,袁绍忧愤而终了,剩下袁谭、袁熙、袁尚以及高干也都逐个成了曹*的猎物;往南看,刘备逃逸了,刘表胸无大志,只知道坐守地盘——很显然,曹*凭借着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一举统一了北方,他才是这场对决战的最后赢家!
另外,这场对决战所带来的更深层次意义是:北方统一了,从袁氏父子的彻底灭亡和公孙康的俯首归顺为止,以往那个群雄扰攘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天下成了北方曹*、荆襄刘表(附带有刘备)以及江东孙权的三方割据了!
一切都不言自明,乱世大汉又将迎来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