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兄弟阋于墙”(下) (第3/3页)
袁谭只好采用攻心计。他有意勒住马头对俩兄弟说:“你们这是干嘛?我老爹活着的时候,对你俩也没啥亏待的地方;现在干嘛非要跟着我弟一起*我呢!”
谁也想不到,这一招起到的效果居然是极好的:也不知道兄弟俩咋想,反正听完这句话后,两人直接跳下马,打算向袁谭投降!袁谭此刻已经身不由己了,只好向俩兄弟表态:“别投降我,我们一起投降曹丞相吧!”
于是乎,吕旷、吕翔两位兄弟便跟着袁谭一起回营,等曹*的大部队来了,便一起往曹*那边去投降。曹*很高兴,当众许诺把女儿嫁给袁谭并吩咐吕旷、吕翔做媒。(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事,十有八九是空头支票!)
干完这茬,袁谭自作聪明,请求曹*马上攻打冀州;但曹*却不是很配合,他说:“现在我军粮食还没办法接济上来,士兵们来回搬运太辛苦了;等我先搞个水调工程,即通过济河把淇水引进白沟里。如此这般弄通了粮道,然后才能进兵!”
说完,曹*下令让袁谭暂时先继续屯兵平原;大部队退屯黎阳,并分封吕旷、吕翔俩兄弟为列侯,一起随军听用。——不管曹*咋想,反正这一举动已经足以让袁谭坐立不安了。
果然,这一命令刚实施完讫,郭图便巴巴跑去跟袁谭商量:“我反复思量,曹*说要把女儿嫁给你,空口无凭,这件事实在不是很靠谱!何况他现在又大肆封赏了吕旷、吕翔,并把他们带去了军队里——他这是在故意笼络河北地区的人心啊!”
“我看这件事从长远来说,对我们一定很不利。不如这样吧,您可以马上刻两枚将军印章,暗中派人送给吕家兄弟,让他们作我们的内应;这样,等曹*打败了袁尚之后,我们便可以从中取事了!”
哼哼,郭图的算盘果然一直打得不错,他老人家可谓是处心积虑——但拜托您每次行动前好好用脑子想一想好吧!人家吕旷、吕翔原来投降袁谭,是你们让人家去投降曹*的,现在人家被封官进爵,正春风得意呢,人凭啥又掉过头来跟你混?就凭两枚将军印?您真的去外头醒醒脑子吧!
说是这么说,我们都理解;可袁谭那个蠢货居然再度相信了郭图的这一拙计,他果真刻了两枚将军印,派人暗中送给了二吕。
但事情的发展却很没按照袁谭、郭图俩人商定好的轨道演进——吕旷、吕翔在接受了这两枚印章之后,直接拿着它去曹*面前自首了!(哈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能怪谁呢!)
曹*知道这件事后,顿时被逗乐了:“袁谭偷偷送印章给你们,不过是想让你们作为内应,等我打败了袁尚,然后再暗中算计我罢了!好吧好吧,人家好歹大老远送过来了,你们就暂时先接着吧。到时候,我自有打算!”
这件事就这么结尾了。曹*看似不动声色,但郭图的这一拙计却显然惹怒了曹*;对曹*而言,袁谭不啻自取灭亡。曹*已经在心里暗暗打定搞死袁谭的主意了!(还能把女儿再嫁给你?笑话!)
再说袁尚那边的情况。他自从经历了这一连串突变事故后,慌乱不已,赶紧再度把审配叫来商量:“完了完了,这下咋办!我哥已经投降曹*了,他俩合谋算计我;现在曹兵一直在往白沟内运粮,我看他一定会来打我们冀州。这可咋办??!”
袁尚如此急躁,审配却似有良谋:“您放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可以飞檄通知武安(今河北武安)县长尹楷带人往屯毛城,疏通上党(治今山西长治)一带的运粮通道;并派沮授的儿子沮鹄守住邯郸,遥相声援。您要做的,便是进兵平原,加紧攻打袁谭。先搞掉袁谭,再进行破曹大业!”
大概审配是想先准备好军粮补给,然后再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计划吧。反正袁尚当时听了十分高兴,马上传令留审配、陈琳负责守卫冀州,并派马延、张顗两位将领作为先锋,连夜起兵朝着平原打来。
事情似乎就这样定下来了。而平原的袁谭在得知袁尚大军到来之后,也加紧向曹*求援。曹*心有算计,他大喜着感叹:“看来我这次保准能把冀州搞到手!”
正说话的时候,恰巧许攸也从许都特地赶了过来。许攸这厮挺逗,他一听说袁尚又在跟袁谭开火,进去见曹*,第一句话便是:“我说丞相您一直坐在这里不思进取,难道是在等着老天爷用雷劈死袁谭、袁尚俩弟兄吗?”
曹*大笑:“好了!这件事我已经筹划好了!”说完,曹*当即下令,让曹洪先带人攻打邺郡,曹*亲自带人朝着毛城赶来,迎击尹楷。
很显然,兄弟阋于墙,最大的得胜一方还是作壁上观的第三方曹*。袁谭、袁尚两位兄弟不能联起手来对抗外敌,反而在那么要紧的关头一直狗咬狗,进行自我火并;那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就别怪曹*心狠了!
现在,曹*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他对这次行动志在必得,信心满满。冀州能不能保住,袁家兄弟最终落得如何命运,那就要看天命了。——总之,新的战争马上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