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兄弟阋于墙”(下) (第2/3页)
!典型的脑白金吃多了型!
但是,袁谭本就是个蠢蛋;这一番话说完,袁谭竟然完全相信了,他立马变得眉开眼笑,似乎一轮红日都在冉冉升起了。——于是乎,袁谭立马朝着手下人发问:“谁能替我去干这件事?”
郭图报说,“辛评老兄有个弟弟叫辛毗,表字佐治(这字起得有内涵!),现在正干着平原县令。这人口才极好,能言善辩,派他出使绝对靠谱!”——袁谭大喜,马上传令要召见辛毗;辛毗也不推脱,接到命令后欣欣然就来了。
袁谭更高兴了,便急匆匆将写给曹*的书信交付给辛毗,并派三千人护送辛毗出境。辛毗也不负所望,连夜拿着书信去见曹*。那么,这会儿,曹*又在干嘛呢?
话说曹*自从有意放弃冀州以来,便踏上了南征刘表的征途;此刻正把军队屯扎在西平,准备朝着刘表开火呢!刘表派出刘备带人作为前部先锋,去迎击曹*。目前双方还都未打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辛毗到来了。见到曹*,辛毗详细阐述了袁谭关于投降求救的想法,并恭敬地奉上书信。曹*看了不置可否,却将辛毗留在军营里,然后再召集文武官员若干,一起开军事研讨会讨论这件事情。
程昱首先发言:“袁谭那货是因为被袁尚咬得太急了,这才来投降我们;我料定这里面必有蹊跷,一定不能轻信呀!”稍后,吕虔、满宠两位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并提出:“您都到这儿了,又岂能舍弃刘表而回去帮助袁谭呢!”
关键时刻,荀攸突然站了出来,力排众议:“你们说的都不对啊!依我看,现在这天下正是多事之秋。刘表那货占着江、汉平原这么大一块儿地盘,却一点志向都没有,他这个人已经注定没啥大本事了!”
“再看袁家。这些人占据着四个州的广袤土地,现在手底下还有几十万人;要是这兄弟俩能够和睦共处,一齐发扬袁绍的事业,天下事绝对难以预料。这才是我们的心腹之患!现在所幸他们兄弟俩狗咬狗,一直内斗不休;现在袁谭被*急了才来投降我们,要是您能假意答应他的要求,先带人灭了袁尚,再趁机搞掉袁谭——天下就定了!这绝对是个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荀攸这番话可谓分析透彻,一语中的;曹*是个明白人,他听了立马晓得自己要怎样做了。很快,被袁谭派来洽降的辛毗同志,就被曹*邀请来一块儿喝酒聊天。曹*故意先发问:“你老实说,袁谭这次投降,到底是真的假的?而袁尚的行动,就一定能胜利吗?”
辛毗倒也爽快,直接开门见山吐露心扉:“您先甭问是真是假,看看目下这阵势就能清楚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袁家连年失败,对外,士气低落、军心疲惫;对内,勾心斗角、互相攻讦;何况现在他们兄弟俩还一直内斗不休,整个一个基业竟然分成了两块;加上最近还饥馑连连,天灾人困——这简直是老天要灭亡他们袁家的征兆啊!”
“而您要是带着人去打邺郡,袁尚要是不回去救援,肯定会丧失老巢;他要是回去救援,那么袁谭也会趁机在后面骚扰他。凭着您的力量,打败袁尚这点人,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现在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反而去打荆州的主意:您也知道,荆州一直以来风调雨顺,人心归附,明显还不是您该动的时候!”
“何况对您来说,这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河北这一块更让人糟心的了;等您把河北都打下来了,其他人对您来说还算事吗!那样的话,您的千秋霸业岂不是就成了么!您说呢?”
——先卡一下!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看完辛毗对曹*的这一大段话,大家觉得他到底是袁谭的人还是曹*的人?为啥立场几乎全向着曹*呢?
原来,这货也是典型的身此心彼型。他是个明白人,当然不乐意跟着袁谭混无所谓前途的事;现在曹*那么牛掰,谁不想为自己找个好前程呢!所以,辛毗这次主动前来,本来就是心怀鬼胎!
看懂了这点,我们就可以明白了。曹*当然更明白,他大喜着对辛毗说:“唉,我简直恨自己没能早点认识您!”说完,即刻下令回军冀州!捎带便将这位辛毗养在了自己的军队中。而另一边,曹*莫名其妙撤了,刘备反而怕他有啥阴谋,也便不予追袭,带着队伍自己回荆州去了。
这样,曹*的战略方向又调整了,袁尚再度成了他的目标。原因很简单,打荆州只是为了给袁氏兄弟火并创造一个机会;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自然就会放弃无所谓的荆州,而掉过头来收拾河北这边了!
话说袁尚在知道了这一倒楣消息后,十分震惊,也顾不得再跟袁谭耗着了,赶紧急急忙忙撤回邺郡,并吩咐吕旷、吕翔俩兄弟负责断后。而袁谭在袁尚撤了后,也果然按照约定,大起平原县内所有军队,随后追袭。
但是,袁谭的如意算盘貌似打得有点儿不对!追了没几十里,一声炮响,袁尚的败兵队伍里居然两军齐出,左边吕旷,右边吕翔,兄弟俩一起围住了袁谭攻打。
没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