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乌巢那把大火 (第3/3页)
乌巢,反而将军队源源不断开往官渡!
到这时,袁绍实际上等于已经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再看张郃、高览两位“偷袭”官渡曹军大营的情形:话说这两位刚一到,曹*事先部署好的防御系统立马启动,左、右、中三路夏侯惇、曹仁、曹洪一齐冲出,三面合围,袁军立马就大败而逃了!(“围魏救赵”,可笑啊可笑!)
好不容易等后面的袁军接应上来,可曹*又亲自督率大军从背后杀了过来,四面围住张郃、高览两位攻打;敌众我寡,两位可怜的将官只能选择夺路逃脱。袭击官渡的计划还是失败了。
白闹了一场,袁绍本人终于接收到从乌巢方向回来的残兵败将。他一看这位酒鬼兄弟淳于琼已经没了耳、鼻、手、脚,反而吃了一惊;再询问乌巢为何失守的缘由,淳于琼低头不语,其他人才说了实情。袁绍大怒,立马传令砍了这位误事的酒鬼!(看来,喝酒不但能误事,而且会送命啊!)
砍了淳于琼,但败局已经无法挽回。这个时候,偏偏那位自作聪明的狗头参谋郭图老兄,已经知道了自己所谓“围魏救赵”完全就是一场笑话,他生怕张郃、高览两位回来告诉袁绍,自己吃亏;却抢先在袁绍面前告黑状!
郭图根本信口雌黄,他一点不说自己的罪责,却胡说张郃、高览两位一向有投降曹*的打算,所以这次去袭击官渡根本没好好打,这才造成了失败的结果!——大家看,明明就是倒打一耙好不好!
袁绍也是个大糊涂蛋,在郭图的一番忽悠下,他立马就信了(其实这也正是由于本性所致,所谓“绍多疑,素猜忌”),马上派人传话:仗也别打了,你俩赶紧先回来听候处分!
这也罢了,可恨郭图那伙又故意两头挑拨:出完坏主意,他又先派人给张郃、高览放话,说袁绍要砍掉他们俩!(郭图已经无可救药了,他已经把人性的丑恶充分发挥到了极致;可笑的是,他这样来回折腾,目的不过是为自己脱罪!)——这样,就算没事也要有事了:等袁绍的特派员到了之后,高览先黑着脸问话:“老大找我们干嘛呢?!”特派员一头雾水:“我不知道啊!我就是一传话的。”听到这样的回答,高览心里更疑惑了,罢罢罢,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他上前一刀就砍倒了这位“传话”的!
高览杀掉来人,张郃大惊。这个时候,高览说话了:“袁绍那货听信别人坏话,善恶不分、忠奸不明,将来肯定没个好出路(必为曹*所擒);他傻,我们可不能跟着他一块儿等死吧!既然他无故冤枉我们,倒还不如真的去投降曹*呢!”
这一提议立马获得了张郃的同意。就这样,俩人一起倒戈,带着军队往曹*的大营中去投降。(弄假成真,郭图一番折腾,真的为自己脱罪了!唉,任何时候,有这样的人渣做员工,都是当领导的不幸。)
张郃、高览算是弃暗投明了,可夏侯惇还有话说:“这俩人投降,到底是真是假,不好判断啊!”曹*微笑:“管他呢!来投降总是好的;我用无限恩情收买他,不信他不跟我混。”说完,曹*吩咐大开营门,迎接俩人。
以诚待人,张郃、高览十分感动;俩人一进门便卸下铠甲,扑通跪在地上。曹*笑着扶起俩人:“唉,可惜袁绍那厮不听你俩的话,这才导致了这样的事!——不过也好,你们俩来投降我,我本人十分高兴;这盛况,就好比微子离开殷纣,韩信来到汉营啊!”
(按:微子,男,殷商贵族,商纣王的嫡亲哥哥,因为看不惯纣王的穷奢极欲和暴虐嗜杀,在屡次进谏不成的情况下选择了出逃,离开商纣。后被周武王封为宋国的第一位国君;
韩信曾跟过项羽一段时间,后在不被赏识的情况下转而投靠刘邦,最终获得重用。——曹*用这俩人做比方,意在鼓励并赞誉张郃、高览两位弃暗投明的举动完全正确的,足可跟古代的先贤相比。)
很快,张郃得封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俩人都加官进爵,荣获高升了。是曹*给了他们春天。
再看袁绍。话说这位老兄在乌巢、官渡两边遭遇大败,而且还丧失了部下许攸、张郃、高览等多位人才;更重要的,乌巢的军粮已经完全没了,袁军上下都已经人心惶惶不已了!
这个时候,许攸又趁机劝曹*继续进兵;而张郃、高览两位也得功心切,自动请缨愿为先锋。曹*愉快地同意了。于是乎,张郃、高览又带人兵分三路去偷袭袁绍的营寨;当晚三更时分,一场混战打得黑天昏地,袁绍损失了大半士兵。
雪上加霜,荀攸又跑出来献策给曹*:“现在这局面,您可以故意扬言要调拨军队,一路夺取酸枣,攻打邺郡;一路朝黎阳开进,断了袁绍老儿的归路。他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十分担惊受怕,自然分兵来抗拒我们;我们再趁这时候发兵奇袭,袁绍一定会大败的!”
曹*慨然允诺,下令大小三军所有人员,故意放出假信息,并四处宣扬。袁军闻报不敢迟疑,赶紧飞报袁绍。袁绍果然不出荀攸所料,他一听立马就乱了方寸,赶紧派儿子袁谭带五万人去救邺郡,部将辛明带五万人去救黎阳,而且务必连夜出发!
——袁绍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在曹*无数迷魂阵的干扰下,他已经彻底丧失了决策判断能力,摸不清东南西北了。兵败如山倒,可这一切却都是乌巢那把大火的结果。后悔莫及,他是该恨呢,该恨呢,还是该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