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五 夜半迎来有缘人 (第1/3页)
袁绍的军粮被端掉了,这对袁绍本人而言,不啻一声晴天霹雳!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来嘛,几十万人出去打仗,吃喝拉撒肯定都是大问题;如果吃的没办法保证,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一天还行,三天五天就要闹情绪,再往后,可是要出人命的!而一到这个时候,士兵们发生哗变的概率便会大大增加,军队的完整性也根本没办法保障。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军粮的充裕与否直接决定着一支军队的胜败问题,决定着一场战争的最终走向。军粮就是命根子。——可现在好不容易从大老远运过来的几千辆车子的粮食一下子被曹*给烧掉了,这还得了!也难怪袁绍乍听之下会瘫倒在地了。
不过好在这些粮食还不是袁绍军队的全部家底。大家仔细算算,几千辆独轮车,每车顶多也就三四袋粮;估计总数不会超过七八千袋粮食——这哪里够七十万大军吃的!所以,这些粮食顶多算个零头,只不过是袁绍为有备无患专程送来的罢了。事实上,袁军的粮草储备大本营都在一个叫乌巢(看清楚了,是乌巢,不是鸟巢)的地方;到目前为止,那些军粮还安然无恙。
可即便如此,被烧掉的毕竟是粮食不是杂草,袁绍只要是个人都会心疼!所以,一闻此讯,他急忙下令张郃、高览两位去截住大路,阻击徐晃;虽然无法挽回那些粮食,却也可以报这一箭之仇。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徐晃倒是被张郃、高览两位给等到了,可在曹*的精密部署下,背后突然又杀来了张辽、许褚!人家前后夹攻,失败的反而是袁军。——徐晃等四人打败敌兵后,合兵一处,一起回到官渡的大寨中。曹*乐得眉开眼笑,对四位勇士大加赏赐;随即又分兵在大营前又安扎下一个营盘,算是掎角之势。
再说那位倒楣蛋韩猛。他这一趟平白无故被敌人烧掉这么多粮食,袁绍自然大怒,差点就要把这货给砍了;幸好有许多官员为他求情,理由也不外乎“两军对阵,先斩大将,于军不利”之类云云,袁绍这才作罢。
尽管便宜了韩猛,教训还是要充分吸取的。审配立马出来建议:“老大!行军打仗这事,粮食问题可千万要好生在意,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这次虽然被敌人烧掉我们这多粮食,幸好乌巢地界的总粮仓还完好无缺。我反复思量,那个地方一定要派重兵把守,千万不能让相同的事再次发生了!”
对于审配的一再担心,袁绍本人似有主意:“不碍事,这件事我已经在考虑了!你先回邺郡监督粮草去吧,务必不要使之缺乏。”审配领命,匆匆去了。随后,袁绍再派大将淳于琼,以及部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一齐带两万军队,前去增防乌巢。——看上去声势颇壮,应该没啥问题;可袁绍却恰恰忽略了极其致命的一点!
淳于琼,男,履历不明,现为袁绍军中大将。他这人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嗜酒如命,杯杯不离;性子又比较粗暴,士兵们都比较害怕他。(不知大家看出点什么来了没有?)好吧,再看看他去乌巢之后的作为:话说自他到了乌巢这么紧要的地方以后,啥正事不干,却天天举办酒宴,拉着将官们一起往死里喝酒!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前面分析过,军粮是整个军队的命根子,那么乌巢作为袁绍军队所有军粮的集结地,其战略位置不可谓不重要。但是也不知道袁绍咋想的,他千不该万不该,居然派来个酒鬼担任护粮的总长官!而喝酒注定是要误事的呀!(那就没办法了。摊上这样的主,活该乌巢后来出现意外了。)
这里我们先不说袁绍,再回头看看曹*这边,瞅瞅他这边的军粮问题处理得如何了。说来也巧,到这时候为止,曹*这边的军粮已经基本告罄了!他预感到不妙,赶忙派使者回许都去知会荀彧,让他迅速筹措粮草,然后连夜拉来军前接济。(看得出,曹*这边已经十万火急了!)
可是,偏偏事有蹊跷;这位使者带着书信往回赶,没走三十多里,却居然被袁军给逮住了!惨了,这下一切都惨了。这些袁军把他绑着去见一位叫许攸的参谋。——这里先简单介绍下许攸:许攸,男,表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年轻时跟曹*、袁绍关系都不错,现在却在袁绍这边充任参谋。
当下许攸毫无意外地从那位倒楣使者的身上,将那封督促军粮的信件搜了出来,并直接拿着它去见袁绍。许攸跟袁绍这样说:“老板啊,曹*在官渡这边跟我们耗着,我料定他的许都肯定兵力空虚。您要是能从这七十万人中分拨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